安庆迁陕移民路线图

      关于安庆前往陕南的移民路线,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显示主要有南北两条:北线是从安庆府县出发,经皖西六安、河南光山(固始)、信阳、桐柏、南阳、内乡、西峡(淅川)进入陕南的商南,分散至山阳、商洛、雒南、蓝田等地,这是沿着大别山的北麓进入陕南路线;南线是沿着大...
继续阅读 »

      关于安庆前往陕南的移民路线,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显示主要有南北两条:北线是从安庆府县出发,经皖西六安、河南光山(固始)、信阳、桐柏、南阳、内乡、西峡(淅川)进入陕南的商南,分散至山阳、商洛、雒南、蓝田等地,这是沿着大别山的北麓进入陕南路线;南线是沿着大别山的南麓经湖北进入陕南,其路线大致是从安庆府县出发,沿潜山、太湖、宿松、湖北黄梅、蕲春、浠水、新洲、黄陂、孝感、随州至枣阳,从枣阳分两支,北支经河南新野、邓州,在内乡与大别山北麓路线汇合,经西峡(淅川)进入陕南的商南,南支从枣阳分走郧县(郧西)进入陕南的白河县,然后分散到安康地区(兴安府)旬阳、石泉及商州的镇安、柞水等地,甚至延伸至汉中府范围。

      官方史志资料中没有记载这一宏大的历史移民路线,目前只能在家谱中梳理出相关信息。关于北线的记载,如据怀宁三义堂《张氏宗谱》所记,该族有一支人迁往山阳县瓦房沟,其房系有人散居河南信阳、皖西六安等地,1997年续修家谱时还找到了在舒城居住的族裔。又如镇安张氏家谱(写本)记载“自文士公于前清乾隆年间迁于六安州南阳庙,居未几复迁于陕西省商州镇安县东乡土地寨岭沟王家坟”,这个家族的迁徙路线应该也是北线。另外据说河南光山固始一带至今仍有讲安庆方言的居民。

      关于南线,以前曾有人认为是从安庆府乘船沿长江上至武汉,进入汉江溯汉水进入陕南。其实不然。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安庆前往陕南的移民,有一部分没有到达目的地,而在湖北的西北地区(郧县、郧西、竹山等县)落户,到达陕南的移民部分夹带了湖北省的语言元素及文化习俗,如果是走水路的话,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安庆地区各姓家谱中,已发现几份安庆迁陕移民路线图,如怀宁秀山余庆堂《江氏宗谱》中有《迁居陕西地名路程开载起程》,全文400余字,完整详细地记载了从怀宁县秀山前往商南县的路线。现将其转录如下(标点符号为笔者所加,原文地名误处照录):

      潜邑,进东门,出西门,十里铺,黄泥铺,桃花铺,太湖地界,小池驿,风香驿,太湖邑,进北门,出大西门,棠利河,宿松地界,枫香驿,仙田铺,枫家店,黄梅地界,二郎河,至喻廷司,三义铺,滔渡桥,尚车驿,广集邑,无城,进东门,出西门,高上,西河驿,三十,其水,其洲,界岭,蕲州,五十,王家祠,四十,周家店,十五,上巴河,十五,马鞍山,三十五,磨盘铺,二十五,黄冈邑,新洲,二十五,李家集,二十五,乾塘铺,二十,黄皮邑王婆骂店,二十五,至黄皮邑,二十五,廖公铺,三十,青丝岗,二十五,羔店驿,孝感五跪石,二十,太子岗,二十里,三汉庵,十里,白砂铺,十里,四葛店,十里,德安府,五十,太平,石砂窑,十,柴石铺,二十五,糍粑冈,二十五,随洲,进南门,出北门,三十五,栗山,四十,塘县镇,五十,乃是随洲分司,兴龙集,四十五,枣阳县,进小东门,出北门,周家冈,二十五,罗家集,烟家铺口,三十五,新野县,不进城,三家庄,三十,邓州,三十,进小东门,出北门,文求集,张付,三十,社岭,二十,内乡邑,六十,城边,赵家店,二十,袁家店,十五,丹水,二十,抚见司,六十,张村,二十五,石桥,金河店,十里,小店,二十,大雪,重阳,八庙,二十,西坪,三十,界排,二十,富水关,二十,商南县,二十,城边,四马,三十,净油河,十里,油并沟,即是本族居处,坟山地名宗派讳字俱载谱牒后,裔孙未开。

      虽然乾隆时期开始的安庆迁陕移民的目的地是陕南商州及兴安府,但据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其范围向北波及秦岭北麓的西安府南(如蓝田县),向西至汉中府(如西乡县),而在迁徙途中落户的区域则更广,主要分布在豫西南(如内乡、淅川、西峡等县)、鄂西北(如郧西、郧县等)。

收起阅读 »

清朝各级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清朝各级地方行政管理机构普通地方行政区的最高行政机构是总督衙门和巡抚衙门。清朝的督、抚不同于明朝,不是临时性差遣,而是已成定制。由于总督与巡抚掌管地方行政与司法大权,统称为封疆大吏。总督的地位略高于巡抚,权限亦略大于巡抚。在品级上,总督为正二品,加尚书衔者为从...
继续阅读 »
清朝各级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普通地方行政区的最高行政机构是总督衙门和巡抚衙门。清朝的督、抚不同于明朝,不是临时性差遣,而是已成定制。由于总督与巡抚掌管地方行政与司法大权,统称为封疆大吏。总督的地位略高于巡抚,权限亦略大于巡抚。在品级上,总督为正二品,加尚书衔者为从一品;除授尚书例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外,其余各总督均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职权极广,“统辖文武,诘治军民”。辖区内的文职道府以下和武职副将以下官吏,均由总督奏请升调免黜。
清朝总督,一般管辖两省或数省。全国共设八个总督,即直隶总督、两江总督(管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闽浙总督(管辖福建、台湾、浙江三省)、湖南湖北总督、陕甘总督(管辖陕西、甘肃、新疆三省)、四川总督、两广总督(管辖广东、广西两省及南海诸岛)、云贵总督(管辖云南、贵州两省)。山西、山东、河南三省不置总督,只设巡抚。到清末光绪年间,又增设东三省总督。
巡抚衙门是掌握一省地方行政的机关。除个别省只设总督不设巡抚外,一般各直省均设巡抚一人。不过,有些省的巡抚是由总督兼任的。清朝设巡抚的省有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陕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十五省。光绪九年(1883年),新疆改建行省,设新疆巡抚,驻乌鲁木齐。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建为行省,改任命抗法有功的原福建巡抚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巡抚,福建巡抚则由闽浙总督兼任。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奉天、吉林、黑龙江三行省各设巡抚一人。
巡抚职权虽与总督大致相同,兼理军政民政,但是,地位和权力略低于总督。巡抚的官阶为从二品,加副都御史及侍郎衔的为正二品。巡抚作为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例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有的巡抚兼授提督衔,事实上,清朝巡抚兼兵部侍郎衔已成定例。虽然巡抚在名义上受总督节制,两者为上下级关系,但严格说来,巡抚不是总督的属官,而是直接对皇帝负责。巡抚具有与总督一样的上奏权,也可以参劾总督。鉴于有的省督抚衙门同在一城,彼此间易产生矛盾,清末特此做出规定,总督所驻之省不设巡抚,巡抚之事一律由总督兼领,于是便裁撤了一些省的巡抚。
清朝沿袭明制,各省设承宣布政使司。最初,每省设左、右布  政使各一人,后改为各省设布政使一人,掌一省行政。清朝在全国共设布政使二十人,计直隶、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苏(江苏为两人,即江宁布政使和苏州布政使)。布政使为督抚的属官,品级为从二品。承宣布政使司为布政使的衙署,属省级的行政机构,类似于后来的财政厅及民政厅。布政使的职权是:第一,负责向府、厅、州、县宣布国家政令,并监督实施;第二,掌管全省财政与赋税,负责向户部汇报每十年的全省户籍、税役、民数,田数等数据的统计;第三,省内道府以下官吏的管理与考核;第四,参与省内一切政务的议行。各省布政使司衙门一般都设有经历司、照磨所、理向所等下属行政机构,。
与布政使并称“两司”的按察使,也是督抚的属官。各省设按察使一人,品级为正三品,地位略逊于布政使。提刑按察使司为按察使之衙署,这是掌管“一省刑名按劾之事,以振风纪而澄吏治”的省级行政与司法机构[2]。按察使除掌管省内刑名和驿传之外,“大计”考察外官充当考察官,乡试充当监试官,秋审充任主稿官,并与布政使一样,参与省内一切政务的处理。督抚、布政使、按察使合称为三大宪,有“三台”之称,即抚台、藩台、臬台。清朝在全国设十八按察使,计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省按察使司衙门一般都设有经历司、照磨所和司狱司等下属行政机构。
布政使司(藩司)和按察使司(臬司)派出工作的辅佐官员,有“守道”与“巡道”之分。清代道员作为两司的辅佐官,起初沿袭明制,充当临时性差使,至乾隆时,将守道和巡道一律定为四品官,道员从此成为实官。道员不再是临时性的“差使”了,成为介于直省与府州之间的一级地方行政长官,亦称道台。道台负责管理某一方面或某一地区的地方政务,或通辖一省内若干专门政务,或分辖府州地方。道员在地方行政管理上的分工是,守道管理钱谷等事,巡道管理刑名诉讼之事。当然,各道台也有兼管其他专职者,例如,兼兵备、盐法、驿传、屯田、提学等专职道。守巡各道多兼兵备衔,能节制所辖地区的都司、守备、千总、把总等武职,权限渐重。道员还有监察所属府、州、县的权责。清朝开始准许署布、按二司者,向皇帝封奏。后来,又准许各道员向皇帝密奏。各道员都有自己的衙门,如果道台衙门与府、县同城者,官衔多以府、县之头名,并附以分守道、分巡道字样。
府是介于省、县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它作为承上启下的行政机构,上归司、道领导,下辖所属州县。依《光绪会典》卷四所载,全国共设了188个府。清末,由于有些新建省份和少数民族地区改土归流,府的设置有所增加。府的行政长官是知府,知府官阶为从四品,知府的职权在于掌一府之政务,包括向下属宣布国家政令,征收所属州,县赋税,考核下属官吏及其审决讼案、稽察奸宄等。知府之下有同知、通判。知府衙门的内部组织机构主要由府堂、经历司、照磨所、司狱司等组成。
当然,作为“特殊府”的顺天府、奉天府,其地位要高于普通府。由于只有顺天府和奉天府为“特殊府”,所以,一般所说的府,即指普通府。“特殊府”由中央直辖,其首领为府尹,府丞为府尹之贰。府尹一般由朝廷特设的大臣兼理,从汉族大学士或尚书、侍郎内特简。
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的基层单位,隶属于府、直隶州。清朝县的设置,时有增减,乾隆时全国设县1345个,到清末时达到了l369个。县的行政长官是知县,其职权是掌其县之赋税、户籍、诉讼、文教和缉盗除奸等。知县的官阶为正七品,知县之下有县丞及主簿。知县的属官有:典史、巡检、驿丞、闸官、税课司大使和河泊所大使等。
省以下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除府、县之外,还有州和厅。清朝的州和厅分为两种:其一,是直隶州、直隶厅;其二,是普通州、普通厅,亦称散州、散厅,或属州、属厅。由于直隶州与直隶厅直接隶属布政使司管辖,其制同府,与府是同级的行政管理机构。清代在全国设直隶州72个,设直隶厅34个。[3]普通州和普通厅的地位、规制大致与县相当,全国共设有普通州l45个,普通厅78个。[4]
州的设置在清以前已有,而直隶州的建置却自清朝始设。直隶州和普通州的行政长官都称为知州,但官阶不同,直隶州的知州为正五品,普通州的知州为从五品。
作为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的厅,是清朝之独设。起初,知府的佐贰官同知、通判的被派出地之办公处,称之谓“厅”,后来逐渐形成为固定的行政单位。特别是在一些新建治的地区,例如,边疆要地或民族杂处之地等比较有特殊情形的地区,不便于设府、州、县的,便设之为厅。厅的行政长官仍为同知或通判,不论直隶厅,还是普遍厅,同知均为正五品,通判均为正六品。直隶厅与直隶州的主要区别在于,除奉天的凤凰厅和四川的叙永厅外,一般直隶厅皆无属县,一般直隶州则有属县。
除上述地方行政管理的督、抚、司、道、府、州、厅、县衙门机构外,在地方上还有学校、漕运、盐务、河道、税关等专职性管理机构,特别是漕运、河道、税关等机构管理范围都是跨省的,带有中央派出机关的性质。学政衙门是督察全省各府、厅、州、县文教事务的行政机构,办事衙门称“学院”。最高长官为学政,每省设一人。漕运总督衙门称“总漕部院衙门”,掌管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八省漕政。漕运总督的官阶为正二品,兼尚书者从一品。河道总督衙门是专管南方和北方河道的疏浚和堤防事务的机构,河道总督为最高长官,官阶为正二品。负责盐务的称盐政,各省盐政由督抚兼管,具体管理盐务的机关,由盐运使司和盐法道等组成。管理税务的税关,分为“户关”和“工关”,各税关管理的归属,更是无常。
清朝在各级地方行政管理机构之外,对各地方管理机构所属的城厢市镇及其乡村等基层组织,实行的是里甲制和牌甲制。
所谓里甲制,即在全国的城厢市镇和农村设里、坊厢,由里长和坊厢长为首,里下为甲,设甲首。里甲基层首领负责协助官府征收赋税,处理解决民事和教化事宜。
所谓牌甲制,亦称保甲制,它的主要作用在于维持社会基层的治安,实际上它也是清朝的户籍管理制度。其具体编制居民的办法是以户为单位,户给印牌,牌上书写户长之姓名及丁口,而岁更之。出则注所往,入则稽所来。户有迁移,即行变更。包括寺观等一律颁发印牌,僧道出入也要纳入编户登记,即便是荒郊山野的棚民,亦按户编册。甚至客店也要立簿,登记寓客姓名及行李。州县城乡皆以十户为牌,立一牌长;十牌为甲,立一甲长;十甲为保,立一保长。这些基层管理组织的保长、甲长、牌长,“皆以诚实识字有身家者充任”。
里甲制和牌甲制度虽未被纳入到清朝的正规行政管理组织,但它确实加强了清政府对人民的控制,起到了将地方基层社会组织进一步严密化的作用,为维护地方统治秩序,建立了组织上和制度上的保证,使清朝地方行政管理网络延伸到了社会最下层的基本单位。
收起阅读 »

广东大浦贺氏宗祠

我祖友文公,于元成宗元贞帝二年,岁在丙申(1296),由丹阳而抵闽中兴化府开基立业。妣黄孺人所生三子,长子千福公,次子千裕公,三子千盛公。吾祖千裕公即今通族共称为千二公,妣盛包两孺人,仅传一子万四郎公,妣邓夏两孺人,于元顺帝元统元年,岁在癸酉(1333),因明...
继续阅读 »

我祖友文公,于元成宗元贞帝二年,岁在丙申(1296),由丹阳而抵闽中兴化府开基立业。妣黄孺人所生三子,长子千福公,次子千裕公,三子千盛公。吾祖千裕公即今通族共称为千二公,妣盛包两孺人,仅传一子万四郎公,妣邓夏两孺人,于元顺帝元统元年,岁在癸酉(1333),因明祖朱元璋起义兴兵,世风扰攘,仓促徙迁. 路途颠簸. 族谍遗忘. 所至千裕公上源失考. 吾祖万四郎公偕妣邓夏孺人,由兴化而至汀州宁化县,未立基址。后长途拔涉, 几经辗转, 来到梅江. 汀江汇聚的韩江源畔广东大埔三河,开疆拓土,繁衍生息,创基立业。

广东贺氏大埔总祠坐落在韩江源头。 三河汇城,,城堤之下。坤山艮向, 兼申三分, 辛丑分金。平分甲申水音管局, 坐井宿六度,,向上丑方, 建立斗门。 坐牛宿二度,,辛丑辛未分金, 系穿山丁丑水音管局。 辛癸方贵人捧印, 乾砂髙武,,甲砂文笔远照, 寅砂三合端拱, 巽砂玉屏层叠,丙砂旗山镶口, 兑砂鼓山夹照,少祖龙属金水以上蜂腰鹤膝, 向上大江水特朝必于二纪, 后发科无疑。 随龙元辰, 辛戌乾流, 至艮寅会为子己丙。 如金城绕抱穴, 场藏聚年至六纪, 必出鼎甲官位八, 形象作渔翁撒网。 四势有情, 三阳具泰, 易开起祖。 形属龙楼人首, 卦开金水, 左右飞鹅降势, 旗鼓拥护,个字穿心下脉, 分水明白, 流神合法,下手瞿飞, 后禄拱顾, 龙行夹池, 印贵客有五星聚垣, 应发鼎甲位, 升八台谨志。文峰笔架,,逶迤连延昆岗。 韩江清波, 浩荡奔注海涯。

万四郎公生七子,基开五房。长子则仁公妣张氏,次子则义公妣李氏,三子则礼公妣杨氏,四子则智公妣江氏,五子则信公妣丘氏…… 。长子则仁公由三河徙迁乌石坑开基,配张氏,生宁澄、宁清、宁宇三子。宁澄公字用元妣吉孺人,由大埔三河坝而贸易齐昌,基开长乐琴江都骆岭下,即今贺光。传生两子,长子受兴公讳昂公妣甘孺人,次子受隆公讳陞公妣温孺人。 宁清公一枝衍分于长乐(五华)横流渡青衿嶂(后迁江西)。宁宇公守祖世居埔邑乌石坑,传下六世有参贤公迁于惠州归善邑蒲田开族。 次子则义公妣李氏,所生三子,长子奕明公生一子仕宽迁于永安琴江都贺光龙腾 , 次子奕川公,三子奕宽公仍住在三河坝。三子则礼公妣杨孺人住居于大埔三河,至十世孙凤台公迁居党溪,生九子分八大房为党溪开基之祖。四子则智妣江孺人住居江田村至六世孙禀叟公迁居于三河坝生三子分房,为三河开基祖。五子则信公妣丘孺人生一子合溪 , 此派居大麻中兰莲塘。

万四郎公卒葬于埔邑三河埧, 坐东向西, 寅山申向兼甲分金, 坐尾宿十八度, 形象饱虎掌肉, 左右江水交流合襟, 出丁未口。祖妣邓夏两孺人合葬于江田湾江姓屋边, 午山兼丁, 庚午庚子分金放壬水, 茔顶竖有保墓碑二座。

万四郎公裔孙遍布大埔茶阳乌石,三河汇城,高陂党溪, 古埜. 洲瑞, 大麻中兰,莲塘。河源,紫金,广州,曲江。惠州, 永安、莆田。惠东平海、江西,广西、四川、新加坡、吉隆坡,马来西亚、香港、印尼等地,均有其裔孙定居。本支人口约十万之众,是一大名门望族。

广东贺氏大埔总祠《敦本堂》:敦穆同宗五房椒衍;本支一派各属家绵。

收起阅读 »

习仲勋情系祖居地南阳

(一)    习仲勋生于1913年10月,13岁参加革命,15岁在狱中加入中国共产党,21岁出任陕甘边革命委员会主席。他与刘志丹、谢子长等人创建的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在遴选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时,毛泽东说:“...
继续阅读 »
(一)
    习仲勋生于1913年10月,13岁参加革命,15岁在狱中加入中国共产党,21岁出任陕甘边革命委员会主席。他与刘志丹、谢子长等人创建的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在遴选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时,毛泽东说:“我们要选择一个年轻的担任西北局书记,他就是习仲勋同志。他是群众领袖,是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是年,习仲勋32岁,任中组部副部长。
    西北地区幅员辽阔,居住着汉、回、藏、维吾尔、蒙古等10多个民族,经济落后,政治复杂,要当好这个地区的领导十分不易。习仲勋在西北局书记的位子上一干就是7年,且干得很好。特别是在争取青海省昂拉部落第十二代千户项谦的归顺一事上,力排众议,数擒数纵,终于促其投降,赢得了毛泽东的赞誉,当面夸他:“仲勋,你真厉害,诸葛亮七擒孟获,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1952年,中央决定将各大局撤销,调习仲勋、邓小平、高岗、饶漱石、邓子恢进京,习仲勋出任中宣部部长。在习仲勋未被任命之前,毛泽东碰到了在中南海湖水中划船的林默涵和胡乔木,一脸兴奋地说道:“告诉你们一个消息,马上给你们派一位新部长来。习仲勋到你们宣传部来当部长。他是一个政治家,这个人能实事求是,是一个活的马克思主义者。”
    1953年9月,习仲勋改任政务院秘书长。1959年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一向对工作要求极为严格的周恩来,对习仲勋的工作也甚为满意。
    然而,功勋卓著的习仲勋仍未逃脱险恶之人的攻击陷害。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康生硬说小说《刘志丹》是为“高岗翻案”,“把刘志丹写得比毛主席还高明”,“利用小说进行反党”。“作者之所以敢这么写,就因为幕后有个习仲勋”。自此习仲勋被审查、关押长达16年之久。
    粉碎“四人帮”后,习仲勋于1978年12月至1980年11月,出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他到任不久,即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大胆地向中央领导同志提出了在广东设立经济特区的建议。这个建议,得到了邓小平的支持,他说:“当年的陕甘宁就是特区……你们要杀开一条血路。”
    1980年2月,中共中央为习仲勋平反。9月,习仲勋被补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调中央工作。1981年6月,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习仲勋被增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1982年9月,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88年4月,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同月起任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
    习仲勋自1926年投身革命,至2002年去世,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提及习仲勋,人们只知道他是从陕西富平走出来的,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祖居地在南阳邓州。


(二)
    元末明初,由于连年战争,全国人口锐减,特别是中原一带,情况尤甚。是时的南阳,总人口才两万多人。邓州更惨,仅剩下四五百人,致使大片土地荒芜。为改变这一现状,明政府采用软硬兼施的办法,迁山西、江西、太湖一带的百姓入中原。这其中,有一个叫习思敬的,来自江西临江府新淦县(今新干县),迁到河南邓州的堰子里(今十林镇习营村)开荒种地。经过600多年的繁衍生息,习姓现已发展为数千人的望族。且不说迁居淅川、桐柏两县,以及湖北、四川、青海、山西、陕西、北京、甘肃、新疆等省、市的习思敬后人,单就留居邓州十林、张村二镇的就达2600多人,其中居住在十林镇习营村的最多,达1300人。这些习思敬的后人,均尊习思敬为一世始尊。习思敬之墓,今仍坐落在习营村的西南隅。在习思敬墓的南边20米处,建有习氏祠堂。每当清明节,不断有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习姓后裔到习思敬墓前烧香祭祖,追思先人。
    习仲勋,就是习思敬的后人。习思敬生汝华,汝华生希诚,希诚生元闻,元闻生钦俊,七传至国科,生子四人,第四子名玉策。玉策生永盛,永盛生老虎(小名,是否还有其他名字,已无人知晓)、宗德(即习仲勋父亲)和宗仁。
    清光绪二年(1876年),南阳大旱,庄稼绝收,赤地千里。在此后的几年内,加之又闹土匪,乡民纷纷远逃。习永盛便夹在这些难民之中,带着家人几经辗转,来到了陕西省富平县淡村乡附近的南堡子暂居下来。
    习永盛来到淡村乡后,先是做小买卖,聊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但习永盛真正在陕西站稳脚跟,是在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之后。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仓皇逃到西安。时在甘肃提督董福祥部下当兵的习仲勋的大伯习老虎,因护驾有功,在慈禧太后返京之时,受赏得到一些银两。习老虎顺道回了一次家乡,并留下60两银子,再走以后便音讯全无了。习永盛便用这60两银子买了一些地,在中和村正式定居下来。
    1913年10月15日(农历九月十六),习宗德喜得一子,根据谱系所列“国玉永宗、中正明通、继述承显、尊守从荣”辈分,取名中勋。1926年,习仲勋就读于立诚公学高小部时,级任老师严木三先生认为“中勋”含有“中国的元勋”之意,遂给“中”字加了个“人”字旁,取意为人中正,处事公道。
    习仲勋出生于陕西富平,终其一生未曾涉足过南阳,但他对家乡十分关注。早在1939年,习仲勋任中共关中特委书记兼关中专员公署专员时,听说邓州十林有个族叔叫习宗斌,在内乡民团当副团长,便写信邀他去关中。但由于交通不便等种种原因,习宗斌未能成行。
    1958年6月15日,时任国务院秘书长的习仲勋,随周恩来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劳动,休息时谈到了河南。他说:“我的祖籍在河南邓县(1988年改为邓州市)。是时,祖父只有二亩半地,日子过得很苦,加之天灾、匪祸不断,全家逃到了陕西富平。”
    1986年5月15日,邓县县委书记殷文欣赴京参加全国信访工作座谈会,会议由习仲勋(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主持。会议正式召开之前,习仲勋想起这次有“老家人”出席会议,便问道:“河南邓县谁来了?”
    殷文欣站起来答道:“我。”
    习仲勋问:“你担任什么职务?”
    殷文欣答:“县委书记。”
    习仲勋赞扬道:“你们的信访工作做得不错。”
    殷文欣答:“做好信访工作是我们的责任。”
    习仲勋满意地点了点头。
    习仲勋关注着家乡,家乡人也在关注、思念着他。习永盛离开邓县时,把长女留在习营,后嫁于贾楼赵姓人家,生子三人:天勤、天俭、天省。20世纪40年代初,日寇大举侵犯南阳。正在中学读书的赵天俭,不得已辞学北上,到延安参加革命。他之所以选择去延安,习仲勋当时在那里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巧的是,那时正赶上延安整风,在康生的直接领导下,大搞什么“肃奸”、“反特”和“抢救失足者”运动。赵天俭亦未能幸免,死在狱中。直到42年后,习仲勋与赵天俭的堂侄赵清理谈起此事时,还唏嘘长叹。
    1930年,由村治派首领彭禹廷发起,成立了宛西四县(镇平、内乡、淅川、邓县)联防司令部,由内乡民团司令别廷芳出任联防司令部司令。自此,别廷芳势力扩张到邓县。邓县民团连长习相斋起而反抗,欲暗杀别廷芳。事泄,习相斋逃奔延安,由此参加了革命,曾一度与习仲勋的夫人齐心共事。
    1953年9月,在河北三河县(今三河市)工作的习相斋,从《人民日报》上看到一则消息——“习仲勋同志任政务院秘书长”,激动不已,当即给习仲勋去了一封信。习仲勋马上回了信,邀他到家一叙。第一次见面,两人一谈便是5个小时。自此,两家常来常往,就连习仲勋遭受迫害的日子里,也没有断绝来往。习相斋去世后,孙子习良钦一直与习家保持联系。
    与习仲勋联系较多的还有习营的习中铭(黄埔军校毕业,参加傅作义部队,后随傅作义起义)、贾楼的赵清理。赵清理是习仲勋姑父的侄孙,按辈分应该叫习仲勋表叔。赵清理娶妻习清芬。习清芬属于“正”字辈,比习仲勋低一辈。
    1958年,赵清理去北京中医教研班进修,通过习中铭的引荐,第一次见到了习仲勋,自此常到习仲勋家走动。是年,习清芬去北京探亲,一住便是3个月。那时干部的口粮一月才发29斤粮票,硬生生添了一张嘴,粮票如何够用?于是赵清理由习中铭带着去见习仲勋,开口便道:“侄女在这住,不够吃,你给点粮票吧!”习仲勋笑着答应了。
(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逐渐走上正轨。学医的赵清理萌发了这样一个念头:利用医圣张仲景家居南阳这块得天独厚的“金字招牌”,在南阳创办一所国医大学,一来弘扬中医事业,二来为中医界培养一批高级人才。此时的赵清理,已在河南中医学院任副教授,在河南中医界享有很高声誉。
    赵清理的想法,得到了一些有识之士的支持。供职于河南日报社的江涛,也是邓州人,一次乘工作之便回到南阳,见到了南阳地委书记宋国臣,谈了赵的想法。
    后来,南阳地委纪委书记韩天经去郑州开会,赵清理当面向他谈了自己的想法,韩极表赞成。回到南阳后,韩天经向宋国臣和南阳行署专员张洪华作了汇报,南阳地委、南阳行署经过认真研究,认为这是一件大得民心的好事,欣然同意,并邀赵清理回南阳一谈。
    1984年10月,赵清理回到南阳,就创办张仲景国医大学之事,与宋国臣进行了详细商谈。稍事休息,赵清理直奔北京,向教育部副部长杨蕴玉(邓州人)作了汇报,杨蕴玉表示赞同。从杨蕴玉家中出来,赵清理直奔习仲勋家,受到了习仲勋秘书曹志斌和幼子习远平的接见。赵清理就南阳地委创办张仲景国医大学的设想,以及杨蕴玉副部长的意见,向曹志斌和习远平如实作了汇报。
    赵清理回到南阳后,就北京之行向南阳地委、南阳行署作了汇报。地委、行署的领导听了之后十分振奋,为使筹备工作加速进行,于1985年1月8日成立了张仲景国医大学筹备委员会,由李金明(地委副书记)、赵清理、孙兰卿(原县级南阳市市长)负责,即日开始办公。与此同时,他们就成立张仲景国医大学一事,以南阳地区行政公署的名义向河南省人民政府打了报告。
    报告发出的第三日,赵清理再一次赶往北京,面见习仲勋。习仲勋说:这事志斌、远平已经给我说了,我一定支持。具体事你和远平、志斌说,该跑的腿让他们跑。从习家客厅出来后,习远平、曹志斌、赵清理又聚在一处,就名誉校长一事进行商议。后经习仲勋出面,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朱学范、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其武为张仲景国医大学的名誉校长。后来,张仲景国医大学成立时,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管理局局长胡熙明亦受邀出任名誉校长。
    1985年2月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复南阳地区行政公署,同意建立张仲景国医大学。
    接到批复,赵清理很快致电习远平,请他出面邀请北京相关部门派人前来南阳出席会议。习远平于2月3日抵达郑州,并在电话中向河南省委书记刘杰作了汇报。刘杰对此事也很重视,指示届时派省委宣传部部长侯志英、副省长胡廷积代表省委、省政府赴南阳参加成立大会。同时,他以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名义,邀请国家教委、卫生部派人参加会议。2月6日,张仲景国医大学成立大会在南阳地委小礼堂隆重举行。翌日的《南阳日报》是这样报道的:“参加成立大会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仲景国医大学名誉校长朱学范的代表白羽,全国政协副主席、张仲景国医大学名誉校长董其武的代表董都祥……”这里所说的白羽,便是习远平。习远平还受邀担任了张仲景国医大学的顾问,同时担任顾问的还有郭长宇(国家教委组织部部长)、杜永斌(中联部七处处长)、崔光华(河南省副省长)、邵文杰(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
    这样,在习仲勋的关心、支持下,张仲景国医大学得以顺利创建,并于当年9月16日正式开学,共招学生280名。由于时间仓促,当时这一届学生未列入国家招生计划,包括学历也未得到国家承认。要使这所学校长久地创办下去,必须解决招生计划和学历问题。为此,河南省教委于1985年10月给国家教委写了一个报告,一式两份:一份交白羽,以习仲勋办公室的名义送到了国家教委;另一份交刘向三(全国政协常委、原水利部副部长),通过刘向三转呈给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国家教委收到报告后十分重视,于11月7日派高教司副司长王镭赴南阳考察。翌年3月,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联合发文,把张仲景国医大学正式列入国家招生计划。这样一来,等于给张仲景国医大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此后几年,学校越办越好,越办越红火,学生遍布全国。遗憾的是,张仲景国医大学创办不到8年,由于种种原因而停办了。
    1996年,闻知习仲勋身体欠佳,邓州市委书记王英杰、副书记贺国祥去深圳探望,受到习仲勋家人的热情接待。闲谈中,他们聊到了习氏族谱,习仲勋家人对此颇感兴趣。王英杰、贺国祥回到邓州后,立即派人去习营村抄写习氏族谱。习营人说,族谱正在修改中,并直到2000年才修改完毕。拿到习氏族谱后,时任邓州市市长的方瑜垠刚好要到厦门参加一个会议,便将族谱带到了福州,呈交给已经担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
    两年后的5月24日,习仲勋走了。遵照习仲勋的遗愿,治丧委员会发电通知了南阳和邓州。南阳市委委派副书记高德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云生,邓州市委委派市委书记崔振亭、副书记孙天朝,赴京参加了习仲勋的追悼会。
    习仲勋虽然走了,但习仲勋的夫人和子女们仍一如既往地关注着家乡,关注着家乡人。2004年,再度修改后的邓州习氏族谱,通过邓州市市长刘树华和政协主席杨德堂之手,呈达到习仲勋的夫人齐心面前。齐心欣然为族谱题写了书名——《邓州习氏》,并一再表示,在有生之年一定会抽空回家乡看看。
收起阅读 »

山阳县行政区划

山阳县地域面积3535平方公里,辖18个镇办(2个街道办事处、16个镇)244个村(社区)35.9万人(常住人口)。一、城关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东关社区,辖陈家湾、唐坪、张家垣、卜吉沟、土桥、下河、官坊、和平、葛条9个村委会和东关、西关、卜吉河、翠屏、五里...
继续阅读 »

山阳县地域面积3535平方公里,辖18个镇办(2个街道办事处、16个镇)244个村(社区)35.9万人(常住人口)。

一、城关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东关社区,辖陈家湾、唐坪、张家垣、卜吉沟、土桥、下河、官坊、和平、葛条9个村委会和东关、西关、卜吉河、翠屏、五里桥、冯家湾、桃园、高家沟、九子碑、西河、伍竹园、宏祥12个社区居委会,面积220.5平方公里。

二、十里铺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十里铺社区,辖郭家、陈坪、寺沟口、刘家、红土岭、磨沟里、磨沟口、寇家沟、王庄、花古墓、祁家坪11个村委会和高一、高二、十里铺、鹃岭铺4个社区居委会,面积148平方公里。

三、高坝店镇。镇政府驻高坝街社区,辖栋青、赵家河、石桥、寺沟、井冈、凉水井、鱼塘、金山寺、双寨、黄土凸、骆驼巷、鹃岭、蔡家庄、牛家坪、申家垤、君子涧、芦园沟、老屋场18个村委会和高坝街、石头梁、过风楼等3个社区居委会,面积243.3平方公里。

四、天竺山镇。镇政府驻长沟街社区,辖三宫殿、三槐、西坡、柳山坡、阳坡、湾坪、石窑子、碥头溪、僧道关9个村委会和长沟街社区居委会,面积151.7平方公里。

五、两岭镇。镇政府驻两岭社区,辖刘家庄、竹园、三合、高塬、马鹿坪、上坪6个村委会和两岭社区居委会,面积126平方公里。

六、中村镇。镇政府驻中村街社区,辖下湾、碾沟、上湾、土桥、梅岔、黄家、孤山、洛峪街、洛峪沟、王家碥、回龙寺、洪河寺、十八盘13个村委会和中村街、沟口2个社区居委会,面积148.6平方公里。

七、银花镇。镇政府驻银花社区,辖五色沟、寺北沟、湘子店、梅子沟、孙家湾5个村委会和银花、上店子2个社区居委会。面积87.5平方公里。

八、王阎镇。镇政府驻双河村,辖大坪、龙洞川、蜡烛山、靳家河、吕家坪、双河、口头坪、冻子沟8个村委会和天桥社区居委会,面积264.9平方公里。

九、西照川镇。镇政府驻西川社区,辖东川、郑家庄、乔家坪、龙泉、珍珠、茶房、晏坪河、黄泥河、碾子坪、太阳关10个村委会和西川、石佛寺2个社区居委会。面积260.1平方公里。

十、漫川关镇。镇政府驻闫家店社区,辖万福、箭河、猛柱山、小河口、南坡、水码头、乔家、前店子、李家坪、东寺、松树坪、板庙、康家坪13个村委会和古镇、闫家店、莲花池3个社区居委会。面积266.4平方公里。

十一、法官镇。镇政府驻地姚家湾社区,辖大寺庙、法官庙、花庙子、两岔口、黄家店5个村委会和姚家湾社区居委会。面积94.1平方公里。

十二、延坪镇。镇政府驻地白沙村,辖中节、白沙、枫树、马家店、龙洞沟、铁炉子、白龙、西河、两岔河、西泉、青坪11个村委会。面积181.5平方公里。

十三、南宽坪镇。镇政府驻宽坪街社区,辖甘沟、李家湾、张家湾、上坪、窑沟口、银厂、下锅厂、黑龙谷、洞沟、安家门、沙坪、湖坪、老林13个村委会和宽坪街社区居委会。面积230.1平方公里。

十四、板岩镇。镇政府驻庙台社区,辖曹家寺、广梅沟、安门口、青龙寨、石桩子、王家店、陈涧、王家、宁家湾、罗川、北沟寺、香沟口12个村委会和庙台、耿村2个社区居委会。面积224.7平方公里。

十五、杨地镇。镇政府驻地龙潭社区,辖后荫、狮子凹、白马、孔岭、双岭、金盆、合河、西坪、西山、大石头、海螺宫11个村委会和龙潭社区居委会。面积182.5平方公里。

十六、户家塬镇。镇政府驻户家塬社区,辖寺坡、康岭、九里坪、桃园、党家垣、九湾、丁家沟、康乐、赛鹤岭、西坪、黄龙、姬家河、韦家垭、下高山、西沟、关上、下娘娘庙17个村委会和户家塬、牛耳川2个社区居委会。面积249.4平方公里。

十七、小河口镇。镇政府驻地小河口街社区,辖六窝蜂、袁家沟口、庙东沟、瓦沟口、史家坪、红星、宁家沟、铁匠沟、马家山、杨家湾、东坪、刘家街、东沟口13个村委会和小河口街社区居委会。面积223.7平方公里。

十八、色河铺镇。镇政府驻色河铺社区,辖胖鱼沟、花栗沟、陆家湾、屈家湾、峪河、赵家垣、峪口、太山、夏家村、屈家涧、峒峪寺、大庙沟、向阳沟、沙沟口14个村委会和色河铺、元子街2个社区居委会。面积232平方公里。

收起阅读 »

通山县富水湖风景区

富水湖风景区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通山县境内,距武汉120公里,南昌130公里,九宫山27公里,太阳溪漂流25公里。黄瑞高速从北面擦过,大广高速从东南而穿。涉及五个乡镇。富水湖风景区管委会管辖范围260平方公里,其中湖面80平方公里。湖岸线180公里,最宽处4公里,...
继续阅读 »

富水湖风景区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通山县境内,距武汉120公里,南昌130公里,九宫山27公里,太阳溪漂流25公里。黄瑞高速从北面擦过,大广高速从东南而穿。涉及五个乡镇。富水湖风景区管委会管辖范围260平方公里,其中湖面80平方公里。湖岸线180公里,最宽处4公里,最窄处50米,库容17、3亿立方米,最大水面11.1万亩,控制水位57公尺。湖内有国家首个内陆核电站、隐水洞、富水乐园。有待开发的:狮子崖、牛鼻孔、五指山、莲花潭、板桥、鹿眠塘、白崖山、西坑温泉、泉塘温泉、太和观、石屋寺、吴家祖祠、谭家祖祠等景区景点。湖面面积80平方公里,库容17.3亿立方米,湖泊直线长度50公里,湖岸线180公里,水面最宽处4公里,最窄处仅50米。富水湖系乃长江南岸的支流,发源于幕阜山北麓,流经通山、阳新两县汇入长江。境内万倾碧波、水天一色、渔村隐隐、渔帆点点、生态环境极佳,恰似天上仙境,世外桃源。富水湖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富水湖管委会)是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县编委通机编[2007]24号批准成立的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该机构于2007年12月正式成立。

收起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