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通山县地方大族修志活动及其地方权势的演变

通山县自北宋乾德二年设县以来,历史上共纂修过五次地方志,现存康熙四年、同治七年、光绪二十三年县志和民国七年乡土志。其中康熙四年《通山县志》有两个版本,分别为藏于国家图书馆的康熙四年序刻本和藏于台湾的1974年手抄本。两个版本县志不论是从内容、字体以及康熙四年以后所增内容都有很大不同,值得深入探讨。通山建县不久便遭受战乱,使得土著居民少之又少,与此同时,不断有移民进入鄂东南地区,通山也成为了移民集中地。但通山县的历史移民有其独特之处,即通山县历史移民有将近一半集中在宋元时期。通山县地处鄂东南并毗邻江西,其地理位置的边缘性和多元性促使其成为了接纳移民较早的地区,家族繁衍的历史也比较悠久,周边亦有足够充裕的土地资源,故容易形成世代聚居的世家大族。通山县域内主要有三条大的河流,分别为通山河、厦铺河与宝石河,河流附近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故县内主要的世家大族大多亦居住于这三条河流附近。如其他州县一样,每一次县志的纂修都会有地方大族势力参与其中。但在通山县县志纂修中尤为特别的是,明清以来,朱氏家族一直把持着县志纂修的权利,除了能从中获取一些切实可得的利益之外,其背后更深一层的目是想为自己家族建构一个文化强族的形象。事实上这种做法很成功,通过与武昌府等一些大族的联姻,通山朱氏家族已经走向了一个由“自我构建”到“他族认同”的过程。事实上,到了清以后,其他家族诸如舒氏、夏氏、谢氏、王氏、乐氏等家族也通过其他方式相互崛起,打破了明代以来朱氏家族在文化上独当一面的局势。这些地方大族之间的相互博弈正体现了地方大族在纂修县志过程中权势的变迁。通过对几部《通山县志》艺文志和选举志的前后对比,可以更好的分析在纂修不同时期的县志过程中,有哪些势力加入或上升,有哪些势力退出或衰退。而通过一些主要地方大族在艺文志中所占份额的变化来看,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不同时代各个家族势力的变化,并由此进一步窥视出明清地方大族的修志活动及其地方权势的一个转变过程,这一转变背后体现的是地方社会的历史变迁。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