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境内的古县城

第三辑 古县城遗址考释

铜川境内的古县城

县故城

铜川境内最早的县城,是设于西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的

城。

,音“对”,是古代的一种武器,也叫“殳”。  ,音“许”,古代有祭神祈福的意思。 县,得名于 设庙。这座庙,有人说是因士兵祷祀得名的,也有人说因纪念秦国在那铸造武器而得名。 县的辖区,包括今天的耀县、铜川市和宜君县。它属左冯翊(治所初在长安,迁至高陵,后又迁至临晋)管辖。三国魏文帝曹丕时,撤销了县。 县城旧在今耀州区的河东堡。(秦风岗撰)

 

汉代漆垣县城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漆垣县设于西汉初。历史学家吴镇烽先生指出:“漆垣县辖区为今铜川市西北部、旬邑县东北部及耀县、黄陵、宜君交界处各一部分。王莽时改名为漆墙县。东汉恢复漆垣旧名。漆垣县为上郡辖。上郡设于肤施县,故址在今松林市鱼河堡。”有人认为,上郡驻今延安市,这是把汉代的肤施县同清代延安府属肤施县混淆了。

“漆垣”、“漆墙”得名,显然都与漆水有关。“垣”者,墙也。“漆垣”是建在漆水河畔的一座有围墙的县城。遗憾的是,各种史书都没有记载漆垣县城的具体位置,今天,我们只能根据漆水河谷的地形来推测。旧志所记漆水,即今雷家沟水,源于旧铜川县东北的北高山,其沿岸都是深沟峡谷,到雷家沟与铜官水交汇处才进入开阔川道。漆垣辖今铜川西北一隅,因此,县城不会沿川道南设,可能就在今雷家沟口。当然,这一说话仅是推测,有待考古证实。

漆垣是铜川境内设置最早的一个县,距今已有2200年历史,我省这样古老的城市并不多。历代《同官县志》并无漆垣县城的记载,将同官历史从苻秦同官护军算起,少算了五百年。党文杰老先生主张从秦频阳县算起,因秦频阳县城在今富平美原镇西南五华里,辖区今同官县大部。晋时,频阳县城才迁至今雷家沟口的频山下,比漆垣县还是晚四百五十年。今又有人认为,铜川历史应从西汉西汉    县算起,。其实    县古城在今耀州区城东一里处的河东堡,是当时与漆垣并存的一个县。(秦风岗撰)

晋频阳县城

据《史记·秦本记》载:“秦厉公二十一年(公元前456年)置频阳县,县城在今富平县美原镇西南五华里的古城村,辖今铜川东、南大部地区。汉、魏时,这部分辖地先后划归    、泥阳县辖。晋初(公元265年以后),复划归频阳县,县城迁今雷家沟口的频山下。

频阳县城地处漆、铜二水交汇处,又无城墙,常遭水患,后因设立铜官护军而废。到明代,县城只剩下瓦砾了。清乾隆三十年,同官知县袁文观曾在旧址立“旧县碑”一通。今碑已佚。(秦风岗撰)

苻秦铜官护军城

苻秦永兴元年(公元357年),析频阳县地分设土门护军和铜官护军。铜官护军驻济阳村,因山北的铜官水而得名。

铜官护军存在了89年,北魏时撤销。

元朝末年,为防战乱,同官县在济阳修筑了一座土城,叫济阳寨。寨内凿有藏粮食的地窖;寨前挖有通往山下的地道(俗称“窨子”);寨内驻兵防守。明朝末年,天下大乱,县府又重修济阳寨墙,并在寨内建县衙,县令通常在寨内坐堂。清康熙年间,才拆毁了县衙,搬进山下城内。今寨墙尚存残迹。(秦风岗撰)

北魏铜官县城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撤销铜官护军,改设铜官县,县城建在今王益乡高坪村,北地郡辖。北地郡设在泥阳县城,即今耀州区城北漆水西岸的泥阳堡,群众称其地为“泥沟子”。129年后,铜官县城由高坪村迁至今济阳山下,即铜川县旧城。

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4年),在北魏铜官故城修建了兴元寺。兴元寺是铜川历史上建造年代最早的佛寺之一,宋、明两代都曾重修。清代,兴元寺只剩下石碑或一座古塔。此塔今尚存,高丈余,分四层,上刻《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部鼓起,造型奇特,是一件珍贵的宗教艺术品,古塔建造时间不详,近年有村民在塔基附近取土,搭身已倾斜。村民宋都善在塔周建房,将塔包在院内。(秦风岗撰)

 

北魏黄堡县城

北魏永安元年(公元528年),以今市南8公里的黄堡镇为中心,分铜官县地,置黄堡县。《魏书》没有记载黄堡县。建国前,耀县出土一块石碑,叫《北魏隽蒙文姬造像碑》,刻有“大代永熙二年岁次□□□月戊子朔八日乙未,北雍州宜君郡黄堡县邑主蒙文姬□  □姬邑子州一人等,自慨无窃,故割减宝 (宝),聘召名匠,于大路显敞之处,敬造石像一躯”。它是黄堡设县的唯一证据,现珍藏于药王山碑林。

《魏书》失载的县很多,当时陕西境内的三原、苑川、 阳、长蛇、大斌、城中、丰宁、永乐等县都没有记载。因此,黄堡县没有写进《魏书》也不奇怪。

黄堡县归宜君郡辖,西魏时撤销。宋、金两代置黄堡镇,故城在今黄堡灯泡厂附近。建国初,旧城残迹仍可见。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在今黄堡镇西的高山上新建黄堡寨。寨四面临崖,只有一条小路通往北原,地形异常险要,易守难攻。1934年,刘志丹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一部,赚开寨门,攻入山寨,在铜川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北周同官县城

北周建德四年(公元575年),将铜官县改名同官县,县治由今高坪原迁至济阳山下(今城关),宜州辖。

北宋人宋敏求撰《长安志》载:“后周建德四年自今县东南十里铜官故城徒于今治,县城周一里,无城壁。”这段话告诉我们,北周以后的同官县城一直在济阳山下,始无城池。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才开始修筑城垣。(秦风岗撰)

西魏宜君县城

宜君县前身,是苻秦于永兴二年(公元358年)设于耀县沮水川(亦名宜君水)三堡镇的宜君护军。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将护军改为宜君县,治所仍在三堡镇。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西魏大统五年(公元539年),将宜君县治所迁到铜川县石柱镇附近的故县村,并于县城兼设宜君郡。隋开丘三年(公元583年)撤销宜君郡。唐贞观三年(公元643年)撤销宜君县,于今玉华村附近另设宜君县。(秦风岗撰)

唐宜君县城

铜川市印区金锁镇玉华山一带,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山下的玉华川道里,唐代曾置宜君县。

据吴振锋先生研究:唐太宗在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闫三月于玉华山凤凰谷修建玉华宫,同时于宫所附近设立宜君县。永徽二年(公元651年),玉华宫废,同时县城撤;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八月复设。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宜君县城被歧国的创建者李茂贞占领。开平三年(公元909年),又为后梁国占去,将县城迁至今龟山顶。金代,于宜君古城附近的玉华村设玉华镇。之后,未见有设镇之记载,玉华川道成为偏僻山沟而冷落下来。(秦风岗撰)

历史上的“石堡县”

北魏时期(公元440446年),宜君地区还属泥阳县管辖,县城地址在今耀县境内。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撤销了泥阳县制,将南部地区并入富平县,在北部始设宜君县,县城地址仍在耀县境内。唐代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宜君县城地址迁到玉华宫附近。直到五代中的后梁时期(公元907以后),宜君县城地址始迁至今天的龟山顶上至今。

北魏时期,大约在公元400年前后,在泥阳县的北部设置了石堡县,管辖今宜君县大部分地区和今铜川一部分地区。至隋文帝开皇三年,即公元583年,将石堡县并入宜君县。这就是说,石堡县成立时间早于宜君县约五十年,后又与宜君县并存了137年后,石堡县治将近二百年历史。作为县址所在地的石堡村,在文化经济等方面比较发达,是有这个历史原因的。(宜君 撰)

泥阳县故城

“泥”是今甘肃省马莲河、西河的故名;“阳”,指河流的北岸。泥阳,是西汉政府设置在今甘肃省宁县马莲河北岸的一座县城。东汉末年,中央政府失去了对边远地区的统治能力,少数民族的军队院校攻陷了泥阳。泥阳县的部分汉族居民,被迫离乡背井,辗转流落到了  。为了加强对这些流民的控制,曹魏政府撤销了  县,在今耀州区东南十七里处侨置了泥阳县。同时,在泥阳城内兼置了北地郡。当时的泥阳县的管辖,包括耀州区、印台区、王益区、宜君县南部。

北朝时,在今铜川境内设置了铜官县,在今耀州区沮水流域设置了宜君县。泥阳县的辖区,只剩下今耀州区南部。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撤销了泥阳县,并将其辖地并入富平。景明元年(公元500年),在今耀州区城北三里处的泥阳堡复置了泥阳县。同时也是北雍州(后来改名为宜州)和通川郡的驻地。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撤销了通川郡。三年后,将泥阳县改名为华原县。(秦风岗撰)

华原县故城

隋朝在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将泥阳改名为华原后,将县城连同宜州南迁到了今耀州区县城所在的地方。二十年后,撤销了宜州,又九年后,在城内兼设了宜君郡。唐朝时,曾在这里两度复设宜州,两度撤销。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将华原更名为永安县。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名华原县。唐末昭宗天元年(公元904年),在县城里兼设了耀州。州名因城东宝鉴山上的石头“光耀如鉴”而得。五代时,耀州曾一度叫作茂、崇州。元朝在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撤销了华原县,保留耀州。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将耀州改设为耀县。

耀州,在元代隶奉元年(治所在长安、咸宁),明清两代隶西安府。今天的耀州城,历史上曾是华原县、永安县的县城,耀州、茂州、崇州的州治,还曾一度是宜州、宜君郡的治所。

                                                 铜官·铜川考

铜川古称同官。十六国前秦时期,在今铜川市境内曾设有铜官护军,这就是后来延续了一千余年同官县的前身。关于铜官及铜川得名之缘由,至今尚无专文探讨。笔者近来在对相关文献的考索中发现,其得名或与煤矿有关。

铜川地处渭北“黑腰带”中部,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当地人很早就对产于煤炭中的煤玉有所认识。所谓煤玉,又叫煤精,其质地坚硬,结构细腻,比煤黑而亮,是雕刻艺术的极佳原料。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宝鸡及西安一带的西周墓葬中,发现了数百枚煤玉制成的装饰品。专家研究后认为:这些煤玉的质地与铜川煤炭结构近似,当开采于铜川。

在煤炭中,还有另外一种伴生物,此物最早被称为“石涅”。据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记载,孟门之山“其下多黄垩,多石涅”。这里所说的孟门山并不仅仅局限在位于今陕西宜川与山西吉县之间的黄河之中的孟门山,而是指贯穿于秦晋两省之间的山脉,这一带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关于石涅,东汉时期的高诱注释说是一种矾石。矾石实际就是硫铁矿,是我国古代炼制硫磺和皂矾的重要原料。因此在东汉时期,还称硫磺为“矾石液”。硫磺不仅是一种中药,还是重要的军事物资,因此古人对硫横生产的管理极其严格。而所谓艺矾,又称之不绿面,主要的化学万分是硫酸亚铁。其既是一种药物,还是一种染料。

古代在有铜矿的地方设立铜官,掌管铜矿开采及冶炼之事,这在历代正史中均有明确的记载。按说铜川并不产铜,自然不会有铜官的设置。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在这里设铜官呢?这还得回到“石涅”上面。这是因为“石涅”在后来又有另外的名称“铜炭”,又称“铜石”。这一名称记载在明代宋应星的《开工天物》一书中。至于为何会出现这个名称,据民国时期成书的《石雅》雇工,是因为其颜色黄如铜。由此可知,铜川的铜官是指掌管“铜炭”开采的官员。

正因为铜川煤炭资源丰富,故铜炭的储量自然也不会少,古人才会在这里设置铜官。而前秦在这里设立护军之所以用铜官来命名,是因为地处铜官川,这在唐代的《元和郡县图》中有明确的记载。至于铜官川则是因铜官而得名,那么铜官之设当早于前秦。即最晚在两晋之际,这里可能就已经开始设立铜官,开采铜炭了。《水经注》说铜官水(即今漆水)发源于汉   县(    县治位于今耀州区以北塔坡塬上)东北,因为流经了铜官川,所以被称为铜官水。旧志说铜官护军在今印台区济阳寨。至于铜官川,就应该是在今印台区政府驻地所在的川道。

《魏书·地形志》载,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罢铜官护军设立铜官县,但当地用铜炭炼制硫磺在此后还在持续生产,而且还一度相当有名。南朝齐、梁时期有医药学家陶弘景(456年至536年)在其《名医别录》中记载,硫磺产自“河西”等地的山中,这里的河西,就是指黄河以西,实际上就是今天陕西关中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到北周时,不知何故,将“铜”字的“金”旁去掉,改同“同官”。从此同官县之名延续了一千多年。而铜官川的名字却一直沿用明清时期。

铜官川后来被简称为铜川,这最早见于金代的《灵泉观碑》,此碑原位于今印台区的泰山中学附近。碑今虽已不存,但碑文在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同官县志》中均有着录。碑文载:“去县北仅二里余有灵泉观者,实贷宗之行宫,镇铜川之福地。”清代已经有人将铜川作为同官县的别称。同治八年(1869年)同官县令严德芬在卸任时曾着有七律诗〈己巳嘉平念日交卸铜川篆务喜作〉,又在《留别后任王子余》中说“八载交情相契深,铜川重会喜知音。”现存耀州窑博物馆的一件陈炉镇生产的清光绪三年(1977年)款香黄地青花黑彩 子上面,还写有“西京铜川炉山造”的铭文,其中的“西京”为西安府别称,“铜川”为同官县的别称。窑工之所以在这件瓷器上写这样的铭文,是因为清官县改名为铜川县,其依据也正源于清代以来对同官县的这种别称。

一千六百多年前,铜官因为煤而得名;一千六百多年后,铜川又因煤机时兴起,岁月悠悠,史事绵绵,这岂能仅是一个巧合所能说清?

第四辑 村堡地名考

霸王庄的来历

霸王店,原名八王庄,位于金锁关西北三华里的山巅,与宜君县老庄村相邻,金锁乡辖。全村30多户,居南向半山坡的孤形凹地。这里山林茂密,耕地土壤肥沃。虽地方偏僻,但景色秀丽。

明朝崇祯(公元16281644年)以前,这里还没有村庄,只住着三户逃荒来的饥民。那时,陕西连年灾荒,民不聊生,农民起义连绵不断。以李自成为首的陕北农民起义军声势浩大,震撼了朝廷,皇帝派重兵把守金锁关(那时叫金锁营),阻止义军南下。

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陕北义军首领八大王率兵两万,南下至金锁关,在关北山上扎下营寨。八大王的指挥部就设在山下这几户贫民的住处。义军经过数天血战,攻破金锁关,放火烧毁了官军的营寨和关内军事设施,缴获了大批粮草,用其中一部分来救济这三户贫民。义军走后,他们感念八大王的恩德,又因八大王在这里住过,便将村子起名“八王庄”。从此,义军不欺侮穷人,与官军浴血奋战的事故,在群众中代代流传,至今不衰。

明清代同官县地图标该村为八王庄,但村名却记为霸王庄,可能是“八”与“霸”只是读音轻重上的区别而被人误写。

霸王庄明末归同川里辖,清代归属北乡第十四堡;民国以来一直归金锁辖。

 
 

三里洞,即今铜川市印台区三里洞办事处驻地,位于铜川县古城南三里,因后人建有一石洞,传说深三里,是药王炼丹以济世,修长生不老之术的修行地,故名三里洞,也叫药王洞。

三里洞坐东向西,背靠嶂山,面对漆水,药王庙建于山脚下石洞前。药王即孙思邈也,华原县(今耀州区)人,唐代民间医生,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不求高官厚禄,专在民间救死扶伤,传世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著作,深得百姓爱戴,故修庙以祭之。据《同官县志》载:三里洞的药王庙创建于明朝万历六年,即佳肴1578年,同官知县李一本修,距今已400多年。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7年)曾重修。

保存至民国初年的药王庙于大体是这模样:南北大路西边向上丈余有一洞,宽丈五,深思丈,内外全用条石砌成。沿中有药王孙思邈塑像,高丈余,王冠龙袍,面孔慈祥,端然稳坐。膝前设有香炉、供桌以及祭器,又设有签筒、签簿等。旁有钵盂、蒲满,供善男信女们积福布施。洞前接瓦房三间,中一间与洞垂直贯通。北间供关圣帝君坐像,胸部前倾,手捋长冉,面部栩栩如生,将关羽大义凛然的性格和虎将雄风的英姿刻划的淋漓尽致。南间供一送子娘娘塑像,塑像左右墙壁上塑有众多男孩子泥像,姿态各异,下腹尿脐用新泥捏成。传说青年妇女偷吃了泥尿脐能生男孩,因此偷吃者众多。送子娘娘塑像的对面墙壁上悬挂一块红机上,上系许多小银人,是“求子如愿者”的还愿礼物。三间瓦房门前,古柏高大挺拔,其中一柏横贯三间,故有“一柏担三间”之称。

庙前是广场,古柏笼罩,环境优雅。广场南有戏楼,北为山门。寺院靠山坡,东、南、北三面筑有围墙。北墙外有大片芦苇(即今电厂所在地),春夏绿涛起伏,秋冬白茅遍地,十分壮观。漆水由北蜿蜒而来,直抵庙前路下石崖,复折而东,至对面山崖又复折向西流去。庙堂古柏,蜿蜒流水,绿涛白茅,使人留恋忘返。

每年二月初十的药王庙会,是同官县的三大古会之一。相传古历二十初十是药王孙思邈的诞辰纪念日,届时集会三日,唱大戏,祭药王。集会之日,商贾云集,搭棚设帐,展销各种土特产品、京广百货,大路两旁布满商贩摊点。此时,庙北芦苇尚未出土,芦园成为牲畜交易市场,做生意的、求神问卜的,男男女女,摩肩接踵,人头攒簇,热闹非凡。

药王庙有庙产芦园13亩,耕地30多亩,数百年来一直由南关等村群众耕种,并负责管护庙院。1936年后,国民党骑以苇园作牧马场,将芦苇践踏净尽。抗日战争中,后方医院以芦园作病亡将士和伤兵义地。1948年,国民党陆军暂编第二旅驻铜川,将药王庙拆毁,大树砍去,全部用作修调堡,并在庙外地里设置障碍,埋设地雷,路上高立哨卡,盘查行人,致耕地荒弃,庙会终止。

解放后药王庙保留焉的,只有那个石洞了,1986年扩宽同官路(北关一马路)时,石洞也拆毁了。

 
 

铜川市印台区阿庄镇小庄村北的雪梁山上,有一座有名的古刹,名日镇风寺。1986年被列为铜川市级重点保护单位。

平坦的阿庄原虽有雪梁山为屏障,但终年依旧狂风怒吼,农民们备受其苦。为了消除狂风带来的灾害,乞求神灵保佑,善男信女们修建了一座富平堂粕的寺院,取名“镇风寺”。

镇风寺创建于何年?史书无确切记载。有人推断:“远则元魏,近则李唐,大抵千余年古刹也。”(《蒲城县志》)但从仅存资料断定,镇风寺属明代建筑物,距今约有四百多年历史。其根据是:

一、镇风寺千佛洞中,树有民国十六年(公元1937年)孟秋《重修震(镇)风寺碑自卫队》石碑一块,碑文中载:“自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至1620年)有蒲邑西北乡小庄村北面古山创建震(镇)风寺,佛祖石洞一座,玉佛三尊,玉罗汉数千余位。

二、镇风寺千佛洞中,现存的三尊圆雕佛像的面部造型、服饰及须弥座,虽然经过修复粉饰,但都仍然保留着典型的明代造像风格。

三、洞窟两壁雕刻的千余尊小佛像中,西壁凤城市的佛教故事《佛垂般涅磐略说教戒经》四周,雕刻了十多尊大肚弥勒佛。大肚弥勒佛人称布袋和尚,是我国五代后梁僧人。据《宋高僧传》卷二十一和《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七载:大肚弥勒佛名契比,又号长汀子,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传说常以杖背一布袋入市,见物即乞,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形如疯癫。死前端座于岳林寺盘石,说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人以为弥勒佛显化,到处图其形象。中国多数佛教寺庙后来所供奉的大肚弥勒佛,相传就是他的造像。可见,大肚弥勒佛的形象是五代以后才跻身于我国佛教寺院的。

集以上之理由,镇风寺创建“远则元魏,近则李唐”的说法没有科学根据。这是典型的时代建筑物。

据传,明代初建的镇风寺,殿堂雄伟,气势宏大,僧人众多,香客络绎不绝,逢庙会更是热闹不凡。由大孔、高阳以及小庄周围村庄组成的三社,轮流操办庙会期间的“社火”及戏剧演出。各社相互攀比,更增加的祀神的热烈气氛。据当地老年人回忆,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秋,重修镇风寺时,“四方仁人,君子乐善好施,欣然解囊,以囊盛举。”(见重修镇风寺碑文)整修粉饰了佛像,创建了山将门戏楼,禅堂道房,方圆围墙。竣工后,于第二年正月,由三社联合组织举行盛大的开光仪式。百人组成的仪仗队,打着旌旗佛幡,抬着一个巨大的神龛(香炉),唢呐锣鼓前导,礼炮齐鸣,到山上佛堂敬神。烧香燃表一毕,将神位请下,选德高望重者捧着,仪仗鼓乐前导,迎至山下看戏。戏场设在小庄村北的大场里,立神位于上首,众人叩拜,然后“社火”、大戏一齐开演,踩高跷、舞狮子、跑竹马、摇旱船,各村争显技艺。午后,又大摆宴席,村社头面人物聚焦饱餐。老百姓自带干粮,或游转于小吃摊点之间,以饱口福。晚间,又增加焰火,场皆明,气氛十分热烈。如此三日,人山人海,热闹异常。庆典结束时,又如开始一般,送神归洞。此后每年正月,上大孔、高阳、小庄三社轮流主持过会三日。过会的费用除寺院有少量土地之收入外,绝大部分是善男信女们顶礼膜拜时自愿投助的,不足时各社按户摊派。

建国以后,随着破除迷信活动的逐渐深入,镇风寺庙会由冷落而停息。今日之镇风寺,当年的建筑物已荡然无存,断壁残寰,芳草丛生,仅存一座造像石窟,称之为千佛洞。

千佛洞,深两丈余,阔约丈余。洞中央台历座上,三尊圆雕大佛金身彩饰,结跏跌坐,面容慈善,表示佛光普照,普渡众生。三尊大佛称三世佛,谓过去、现在、未来之佛。过去佛指迦叶诸佛;现在佛为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佛。大佛后壁及左右两侧面壁上,浮雕着千余尊小佛像和佛教故事以及护法瑞兽。千余尊小佛千姿百态,雕工奇巧,栩栩如生。《蒲城县志》中描述:“奇形异状,无一相似,有喜者、哀者、乐者、笑者、哭者、俯立者、仰视者、屈状者、侧卧者、左盼者、右顾者。有捧珠披经者,有持钵拄锡者;有若菩萨低眉,有若金刚怒目;有形貌艳丽而美如冠玉者,有容状古怪而面如削瓜者。”这些佛像虽经重修,仍不失明代造像风格。千佛洞顶壁藻井垣平,彩画龙凤瑞祥兽禽及飞天。洞门后两侧,甩国十六年遗存《重修震(镇)风寺碑记》及捐钱赠银功德碑各一通。洞门前左边一块大石上,有石窝一个,相传是开窟造像时石工舂盐的地方。

由于雪梁山石质粗糙,不宜精工细雕,故石窟中千余小佛都采用了石胎泥质的雕塑法。匠工们先在石壁雕出小龛及佛像石胎,然后用细泥塑出佛像面容细部,因而造像整体显得细赋圆润、生动传神,展现了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佛教自西汉时期传入我国后,虽然经历了南北朝、隋、唐几个鼎盛时期,但也累遭劫难,其后便每况愈下。镇风寺千佛洞是在佛教冷落的年代开凿的,它填充了佛教文化这一时期在我省的空白,堪称印台区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

双碑村的由来

    双碑塬位于陈炉2.5公里军台岭南侧塬上,据1944年《同官县志》记载,此地有清康熙幸丑(1721年)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崔乃镛(后附崔乃镛生平简介)铭碑两座,俗称双碑塬。文革期间原碑遭损毁,2012年其家族后裔在原址(双碑塬去陈炉镇与上台军岭的岔路口)重新立碑(碑文附后)。

 
 

县(今城关)北15里的马杓沟,距沟口二公里处右侧的石岩上,有似人工刻石的马杓形迹,长三尺余,悬于半崖,今尚存。沟因此而得名。沟内又有马杓潭,“广十余丈,其深莫测,望之甚黑,人不敢下。”(见清代《同官县志》)今已包在水库内。

马杓沟为东西向,长13公里,沟谷狭窄,两岸山坡林草茂密,水源较丰,沟口常流量为每立方米0.15秒。1958-1960年,国家投资97.23万元,在沟内建起一座库溶为298万方的小(一)型水库,并修筑了沿山渠道,可灌溉城关西原原地四千亩。因沿山干渠渗漏严重而未能发挥效益。1984年以来,西原渠道大部分被破坏。今水库养鱼用。

1964年,新源机械厂(四号信箱)迁建于沟口,1984年复迁咸阳。今厂区空房驻有郊区硒土合金厂、半机械化笼养良种鸡场和郊区农职业中学等单位。

沟内山坡盛产中药材,以柴胡、连壳、黄芩为最,质量上乘。

鸡咀和鸡咀梁

红土镇南一华里,有个小山头,酷似鸡的嘴巴,故名鸡咀。鸡咀后面,是一道狭窄的山梁,似鸡的脖子,故名鸡咀梁。站在红土镇街上看鸡咀,就象一只伸长了脖子,想从街上得到食物的大鸡头。红土镇周围,还流传着一段关于鸡咀的神话故事呢!

相传很早以前,这只“鸡”是周围农家鸡之道。每当半夜之后,它先啼叫,然后农家的雄家才开始啼鸣。红土镇西门外的粮食集市上)今选运区家属区),交易中抛撒下的五谷,一夜之后,便一料也不见了,人们都莫名其妙。一个集后的晚上,集场北一农民夜半回家,路过粮食集,忽见一只雄鸡在吸食抛撒在地的粮食,细看时又不见了。从此,鸡咀的金鸡啄食集市落地粮的奇闻,传遍了红土各村。又传,后来鸡咀的“宝”被喇嘛盗去,人们再也听不到了“金鸡”的叫声,红土镇集市的落地粮也隔夜如故,只有这个地名保留了下来。

王益的得名和元朝

王益区和王益区的王益乡,都得名于王益树。该树分东王盎村、西王益树两处,都坐落在北市区七一路附近的滚水之。村庄的得名,,与元朝末年的益王和尚有关。

    义王和尚,是元朝蒙古族贵族,也是皇室成员。“和尚”是其蒙古族的音译,他非僧侣。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玄孙(一说是曾孙),也是元顺帝的皇叔。其父宽彻普化为威顺王,坐镇武昌,其叔父是淮王帖木儿不花,和尚是元顺帝的近臣,深受信任。元顺帝痛恨奸臣右丞相淮王帖木儿不花,密令和尚寻找机会刺杀。和尚募得杀手6人,乘孛罗帖木儿入宫之机会,杀死于延春阁李树下,邃因功被封为义王。元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元朝政权危在旦夕。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七月,明军逼近大都(今北京)。元顺帝诏令淮王帖本儿不花监国,而以义王和尚佐之,自己随后出逃。据《元史》记载,当大都被明军攻破之时,和尚“即先遁,不知所之。”帖木儿不花阵亡。留守大都的元朝中央朝政大员全部被明军斩杀。

相传和尚携带着家眷逃离大都后,为避免明军追杀,改汉名为苏克明,字进迪,号钢锸公。先后在山东省鄄城县、河南省南阳县、河南省濮阳县等地潜藏,这些地方至今存尚有其蒙古族苏姓后裔。其中鄄城县北王召苏氏家庙至今仍供奉着他们的始主义王和尚的牌位。

    此后,义王又化名为王彦龙,逃窜至陕西同官。但被当地误记为“益王”。

    清代《同官县志》就此记载道:“明定天下,捕元宗室甚急。有益王者,潜居县南七里铺。其后子孙以王为姓。今同川里甲王氏,是其后裔也,故今其村为王益村。”

    “康熙年间,王氏子孙犹留益王图像,岁春秋张挂,合族以禁。”

民国《同官县志》云:“杏林王姓,为元末益王之后。益王逃至本县西乡杏林村,遂家焉。据其族耆老及民间相传,益王初至县南王益村隐居,继而谣诼蜂起,乘夜西行,至炭窠沟西原乞火未得,因名其地曰莫火村。遂至避难村居之,后复迁居杏林。历明至清,均安居业农。无族谱,惟存皮轴一帧,上画益王及宫官宫女多人。此轴现存北雷村,不示人观。族人散大于杏林、松林、避难村、莫火村、北雷村、南关者,约八十余户。

   “东王益村。元宗室益王之后,人明以王为姓,居此村,故名。”

    引文中的七里铺、王益村,今属王益区王益乡;炭窠沟、北雷村、杏林、松林,今属王益区王家河镇。

王益村,原名“益王村”。曾建有益王庙,庙址即今东王益村小学。后因从外地来了个姓王的名医于此定居,改称“王医村”,但写作王益村。今王益乡、王益区之名即因此得。

石马桥和老爷凹

同官故城南门外,嶂山与济阳山之间,有一条小沟,叫南沟。昔日,南沟沟口为南北大路,曾建有一座长约五丈、宽丈二、高丈余的石桥,桥上行人,桥下过洪水。桥面东侧置一带座石马,长约1.1米,高约0.7米,头南尾北,后人移置于桥西。此桥因有石马而得名石马桥,相传建于清代。

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的《同官县志》载:“明定天下,捕元宗室甚急。有益王者,潜居县南七里铺。其后子孙以王为姓。(益王改名为王龙)今同川里二甲王氏,是其后裔也,故今名其村为王益村。”益王后代散居于杏林、松林、北雷、柏庙、南关等村,以农为业。益王死后,葬于今济阳寨后黑陵上。其家族有益王牛皮卷轴画像一幅。“清康熙年间,王氏子孙犹留益王图像,岁春秋张桂,合族以祭。县令闻其事,始禁革。”(见清)《同官县志·杂记》)后人焚画轴于嶂山原南凹坡地里。从此,人们便将南凹叫做“老爷凹”。

清代,因益王宗祠在南沟,便于沟口建桥,桥面置石马。官员行至桥前,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前去拜祭。

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以前,石马桥是进出同官县城南北大道上的必经之地。1935年修筑咸(阳)宋(宋家川,今吴堡县)公路时,将大路东移,桥亦闲置。八十年代初,石马桥仍在,今已被土压埋,划为赵姓庄基。石马先被移至南沟口饲养室拴牛驴,现已被打在院子的土墙里了。

傲背村和王石凹

铜川市印台区东隅12.5公里的王石凹煤矿,建于傲背山南坡谷地,山上初为矿生活区,今为郊区王石凹街道办事处乡级)地。

傲背山上有村,村分南北,名叫北傲背和南傲背村。明代以来的《同官县志》记:“傲背”为“螯背”,因其形似而得名。“螯”者,大鳖也。其山头似鳖背,南为一漫长山坡,向下延伸至沟底,形似鳖头饮水状,故又有“螯背伸”之称。建国后“螯”渐被人们误写为“傲”。

傲背山旧为密林覆盖,林种以松柏为主。明代以前这里就有村,多系山外蒲城、富平农人迁居,两村总共有10余户。因这里山林茂密,土壤瘠薄,村民生活贫苦,常年食不果腹。到建国初,北傲背村只有1户,南傲前村也只有9户。

傲背山南五里的山凹里,有个王石凹村,因村里住着王、石两姓而得名。1953年以前,王石凹村只有六、七户,不足30口。

1953年,陕西省地质测量队伍测量这里地形时,住在王石凹村。测量队将王石凹周围含(傲背)测量地形图纸标为“王石凹地区”。1954年,西北煤田地质勘探队对这一带的煤田探测后,国家决定在此建国营煤矿,并列入苏联援助中国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1957年再次探测后,决定在傲背山西南坡谷建井。19585月,国营王石凹煤矿筹建处在这里成立,计划煤矿占地3170亩,设计年产原煤120万吨,由铜川煤炭基建公司承担施工。19611120日,煤矿建成投产,中央煤炭部长张霖之签发投产批准书,正式命名为王石凹煤矿。其实,王石凹村离矿有四五里远,李家塔煤矿正是在王石凹村。从此,傲背山被王石凹所代替。今傲背村虽仍在,但只有本地人知道,外人和公文一律称之为王石凹了。

建矿过程中,征用傲背村土地建生活区,北傲背村搬迁至山东沿,山上树木被砍掉。山顶上有两株古柏,一大一小,相距不足两米,大会的胸围两人合抱,群众称它为“子母柏”,也被砍掉了。今仅存一古槐,粗三人合抱。村址已改建为煤矿招待所。南傲背村尚存,但树已砍伐,今山顶仅存古柏一株,粗三人合抱。从此,傲背山一改旧貌,成为铜川东隅的山巅小镇。

南古寨和北古寨

由印台区城(关)红(土)公路东行至周陵村,左转北行五里,有一个古老的村庄,叫南古寨。据《同官县志》记载:村四面临沟,只有一条小道相通,内有井池,地势十分险要。古时候,人们为避战乱,在这里筑起寨子,以固守自保。寨墙筑于北宋,所以人们称它为古寨。开始,人们只在战乱时才进寨躲避,后便有人逐渐迁入,天长日久,形成村庄。

寨北数量还有一座古寨,也是人们为避战乱而修建的,为区别起见,以方位称做南古寨、北古寨。古寨今已无存,南古寨外仅存古槐一株。

两村历代均归同官县辖,明末归属东阳里;清代归属东乡第四堡;五十年代归红土区麦章河乡辖;1958年归城关公社红土管区辖;1961年归周陵公社;1965年划归宜君县,今为云梦乡镇辖。

 

唐玉华宫

玉华宫,位于今铜川市印台区西北边缘的金锁乡玉华村,唐时隶宜州宜君县,1958年划归铜川市辖。

玉华宫兴建于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初名仁智宫。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扩建并改名玉华宫。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废宫为寺,改名玉华寺,成为唐著名的佛教胜地。唐玄宗时期,因战事已破败,至清末,大部分建筑已成为废墟。今尚存遗址及部分石窟,并保存有珍贵文物数件。

近年来,通过广泛考证,搜集到有关玉华宫的大量史料,现整理记述于后。

玉华宫地名考

玉华:玉华吕建成,起初名“雨花”,又名“玉花”,其后又更名“玉华”。因何起名、更名,俱不详。

“玉华”乃“美玉之精华”也(《中文大辞典》)。《辞源》解释说:“玉华,玉的精华”。楚辞汉刘向九叹远逝:“杖玉华与朱旗兮,垂明月之玄珠。”《艺文类聚》八三,晋郭璞瑾瑜赞:“钟山之宝,
有玉华;光彩流映, 气如虹霞。”

野火谷:位于今铜川市焦坪煤矿一带,与当年华宫隔河相对。因其谷有煤,且多于表层,常自燃,故谓之野火,谷遂由此而得名。

凤凰谷:唐玉华宫所在地,即今玉华河川道。《宜君县志》载:因“常有五色雀翔于中”而得名。唐玄奘出生于河南省偃师县的凤凰谷,又去世于玉华山的凤凰谷,遗体火化,如“凤凰于火化得以永生”,乃佛门吉祥之兆。此虽巧合,却甚有趣。

兰芝谷:又名“芝兰谷”,即今“正宫”遗址所在地。《宜君县志》载:其谷“多产芝草,芬馥聋人”,因而得名。后人因玉华寺隶成院建于此,又是玄奘译经所在,今改称“寺沟”。隶成院前有一大块平地,是玉华寺安葬和尚建塔之地,今称“宝塔地”。

珊瑚谷:位于凤凰谷西,因何得名,未见记载。然其谷附近,有“江岩底”、“水海子”等地名。“水海子”村,相传古时为大海,因地壳变动而移为陆地,后人曾在山梁半坡建水海寺,以祭海神。后住房增多,聚集成村,村取寺名,称水海寺村,后演变为水海子村。据此推测,珊瑚谷当因有海底珊瑚而得名。

2 个评论

石柱原和开福寺、开福咀 今耀州区石柱镇政府驻地石柱原村,因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同官县(铜川旧址)在这里设过镇,故又名石柱镇。镇中居百余户,每逢农历初三、初八、十三、十八、二十三、二十八日集,延续至今。集日,街道商贾云集,赶集人群川流不息。石柱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为主,所产马铃著俗名洋芋)个大味美,皮薄肉细,有一定名气。 石柱原村址有开福寺,建于唐元和年间,即公元808—820年,明、清及民国年间曾重修。寺院占地15亩,有山站、正殿、献殿等建筑,还有两座唐代石雕经幢,即柱形石碑,上刻《金刚经》,十分精美。山门建筑异常雄伟壮丽,四根石雕巨柱巍然屹立,十分壮观。石柱原也因此而得名。 石柱村现代归同官县修文里辖;清代归属同官西乡第十三堡;民国时,分别归同官人和区石柱联保、石柱区、石柱镇辖,为乡、区、镇政府驻地;1965年划归耀县。 开福寺是同官有名的佛寺之一,且历史悠久,周围佛教信徒甚众。石柱原村附近有开福村、开福咀村,毕因临近开福寺而得名。明清两代《同官县志》记开福村为“开府村”,不见有开福咀村。开福咀是清末到民国间才形成村的。 阿 古 村 石柱原村南的公路东侧,古时还有一座佛寺,其名已不详。寺内供奉着一尊年轻女子石雕像。据考证,此像雕于北朝(公元386—581—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石雕像美,栅栅如生,是一件珍品,今珍藏于耀县药王山。 明、清代的《同官县志》记阿古村为“阿姑村”,因此雕像而得名。民国《同官县志》则记为阿古村,延用至今。 铁 龙 头 今黄堡镇西向上原,与石柱镇交界处有个村庄,叫铁龙头。从黄堡河谷仰望石柱原,山梁就像一条横卧着的铁青色巨龙,人们叫它做铁龙山,铁龙头村恰在其头部,故名。 铁龙头村海拔1100多米。村旁有座古墓,相传埋的是秦国名将王翦的父亲,而人们却叫它做“王翦墓”。坟头原有一株大柏树,条条巨根像根根铁箍,将坟冢包在根下。巨柏树身高大,树冠如巨伞,覆盖着古墓,百里内俯视隐约可见,同同官县的一大奇观。“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们说这株古柏在为“封建僵尸”守墓,把它砍。后有人去挖墓,据在场人说,冢下是经过夯筑的,未能得逞。 据《史记》载:王翦为频阳县人,曾扶佐秦始皇率兵拔赵、定燕、灭楚,为统一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王翦墓在富平县到贤乡永平村,今尚存。王翦的儿子王贲葬于美原乡千口村,其祖坟在铁龙头。 四十年代,国民党反动派为封锁通往陕甘宁边区的交通要道,在铁龙头村原边筑有碉堡,驻军防守。 铁龙头明代归同官县修文里辖;清代归西乡第十四堡;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归同官县石柱镇第四保;建国后仍归石柱区、石柱人民公社辖;1965年划归耀县,今为石柱乡辖。 故 县 村 与今石柱村相邻的故县村,因西魏大统五年(公元539年)宜君县城曾驻于此而得名。 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同官知县袁文观编《同官县志〈载:“石堡县,在县(今城关)西北五十里,即今石柱原也。石堡在北魏时原统计于中部(今黄陵)郡。《魏书•地理志》载:中部郡领石保县。周闵帝元年,进阎庆为石保县公,即此。今又名故县村。”民国三十三年《同官县志》也沿袭了这一说法。其实,这个说话弄错了。据《延安府志》载:“石堡,在宜君县东七十里,平原广阜,雉堞巍然,昔尝置官署。”这里才是西魏石堡县的县址,今为宜君县西村乡人民政府驻地,村名仍为石堡村。 宜君县前身,是苻秦于沮水畔(即宜君水)三堡镇设宜君护军。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改宜君护军为宜君县。西魏大统五年(公元539年)将宜君县城迁石柱原今故县村,并在县城兼设宜君郡。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撤郡。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宜君县城迁玉华山附近。五代后梁时,才迁县城于龟山顶,即今宜君县成驻址。 明代《同官县志》将故县村误写为“故贤村”,归属同官县修文里;清代属西乡第十三堡;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石柱镇第一堡;建国初,仍归铜川县石柱区,1965年划归耀县。 县 头 原 明清代的同官县版图,向西伸出一个三角地带,其类部为同官、耀县、淳化三县交界。县头原村地处三角顶部,是由西边进入同官县的第一相干村庄,村周围为原,故名。明代,旧志记县头原为“现头村”,修文里辖;精代记为“暂头原”,归西乡第二十二堡;民国时记为县头原,石柱镇第十保辖;建国后仍归石柱区,1965年划归耀县(今耀州区)。 石柱原 故县两村古代曾处同一县城 耀州区石柱乡政府以西以南各有一座小小的村部,一名“石柱原”,一名“故县”。三地相距不远,呈三角对峙状,毗邻连畔,姻亲世代相联,过从甚密,可谁知道,在遥远的,这两座村庄只不过是一座名叫“龚自珍死皮赖脸到城内的两块地域。 相传秦荷苻坚时期,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百姓为避兵燹,在此地筑构石堡,后规模渐扩,成偌大县城,遂以“石保“命名,由原中部郡统辖。此并非子虚乌有,《同官县志》卷二有载”:“石保县,即今之石柱原地。也保在北魏时,原统中部郡”。《魏书》亦载“”中部郡领石保县,今又名故县村。“ “石柱原“得名地处这方土原的中心,又因该地建有开福寺,寺院山门由四根雕刻华丽的石柱支撑这,故名前缀有”石柱“二字/至于”故县“之得名,顾名思义,毋庸赘述,不释自明。 遥想当年石保县城,地域开阔,坦荡如砥,北屏文武二山,西临纵贯沟壑,南毗泥阳古城,东接同官关隘,攻守兼具,固若金汤,实乃一方风水宝地。然而,历史就是这样的无情,霁月难逢,彩云易散,翻来覆去,永无终止。当年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城池石保,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逐渐消遁,最终退出人们的视线。 “青龙”小村耀古今 耀州区地名中,含有“龙”字的不下十余处,其中颇有来历名耀古今的,当数石柱乡的青龙村,青龙村在石柱乡政府南四余里处。 出州城北门,沿宋塔西侧的耀石公路北行三十余里,西望不远处便是青龙村。青龙村之所以有名,这与其地理位置有极大关系。原来石柱早年间属同官(今铜川)辖,后方归耀,据《同官县志》载:“镇为北魏所置,石宝故县也。” 青龙村离当年古县城石宝仅三里之遥,得天独厚。这里便成了县城百姓休闲踏青的好去处,缘此,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在该村南边不远处,人们建造了一座规模恢弘的青龙寺,并勒青龙碑一通立于寺前,以记其事。青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象之一,根据五行学说,它是不方的灵善,青龙的方位指东、左,也代表春季。“一年之计在于春”,故青龙倍受人们尊崇,青龙村得名亦缘此。 当年青龙寺旁风光秀丽,绿树掩映,青山横斜,原告与寺倒映于一池经常水之中,微风吹过,波影晃动,宛如一幅动态山水画,实在美不胜收。青龙碑今移存药五山碑廊内,碑面上“注意防火”四字墨迹犹存,墨漫浸石材甚深,实难拭去,这是当年村民夏收时节刷上去的。此碑历经沧桑,见证了历史,如今仍以碑面上那一行行无声的文字,向人们述说着当年繁华以及远去的岁月。 水海子村的由来 铜川市印台区金锁关镇西北边缘,凤凰山峰西的山梁上,有一个3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叫水海子。这里,密林环绕,土地肥沃,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水海子地处山巅,何缘与“海”连襟?这里有一段动人的传说。 相传很古很古的时候,凤凰山一带是一片汪洋大海。不知过了多久,海慢慢的去了,眼前呈现出陆地,渐渐又成为高山,山上又长出了树木,茫茫大海变成了山峻林密的清幽仙境。后来,一位云游道长来到这里,便从老远化缘积蓄足了粮食、木料,请来工匠,在村北一里许的山梁上建造了一座道观,聚积水海寺,以通晓世人:这里曾经是海神居住过的宝地。 水海寺建成后,香火极盛。敬神人群中的有心人,见寺院周围土地肥沃,便移居于寺南平缓地带,开荒种粮,饲养牲畜。因这里气候湿润,土肥草盛,年年五谷丰产,槽头兴旺。许多人见这儿确是一块宝地,便纷纷移来,逐渐聚集成村,村依寺名,便叫做水海寺村。 水海寺经历代不断修缮,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夕才倒塌毁掉了,道士也移居他处寺院。水海寺村名,在世代流传中走了音,被叫做水海子。 水海子村附近,有江岩底、珊瑚谷等地名,皆因“海”而得名。珊瑚谷地名,早见于公元六世纪的唐代初:唐太宗李世民建玉华这,中紫微殿於珊瑚谷。紫微殿遗址距水海子村仅数里之遥。 今天,驱车穿越密林,盘旋登上凤凰山,峰顶路边,就能看到厚厚的沉积河沙和卵石。它仿佛在默默的为这个古老的传说作证。 水海子原为宜君县辖:四十年代为陕甘宁边区辖;1958年划归铜徙帽,现为印台区金锁关镇辖。 雷家沟流域部分村名考 太 子 庄 古漆水(今称雷家沟水)源头山下的沟道惠顾,有个小村,叫太子庄,当地群众祖辈相传,因秦始皇长子—太子扶苏曾在这里住过而得名。 扶苏因反对秦始皇焚书坑儒、建阿房宫而遭贬,命其到今榆林协同大将蒙恬监修长城。扶苏从咸阳北上,曾在此住过,秦始皇临死前,终于明白太子是无辜的,便仇令加国继位。奸相赵高是秦二世的亲信,为保其相位,他压了王命,另伪造圣旨一道,派人送到陕北,令太子扶苏和大将蒙恬自尽。今绥德县城有扶苏墓和蒙恬墓。 明末,太子庄归同川里辖;清代归属北乡第六堡;民国初为金锁区辖,归东塔乡,后改为金锁公社东塔大队;1965年划归宜君县,今为县口乡辖。 另一说,太子庄与扶苏无关,是因东周末年周慎靓王姬定的太子姬延诞生于此而得名。 滑 子 坡 姬延,即东周赧王,公元314-256年在位,国都在今长字。延从小十分懒惰,走路总是有气无力的样子,相传为太子时,曾在太子庄北一公里处的山坡上跌了一跤,摔得鼻青脸肿,山坡从此得名“滑子坡”。后来,这里逐渐聚集了农户,成了村庄,便也叫滑子坡村。 许多农民见延如此懒惰,断定他当了国君必然葬送江山。公元前256年,东周果然在延之手被秦国灭掉了。 查考明清代《同官县志》,村名中不见有滑子坡。其村大约在清末才形成的,民国时归金锁区辖,建国初如旧。1965年划归宜君县,今属县口乡。 三 门 寺 沿雷家沟上行约25公里的两沟交汇处,三里高山耸峙,象三座巨大的石门。谷有村,叫三门寺,历代为同官县辖,明末归东阳里;清代乾隆年间属北乡第五堡;1965年划归宜君县,今属县口乡。 明代以前,三门寺村旁不建有一座寺院,寺依地形而叫三门寺,建造年代不详,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曾重修。民国末年,寺院尚存,建国后拆毁。三门寺村是寺院建成后,陆续迁入农户而形成的,寺名也就成了村名。明清代《同官县志》均记有三门寺和三门寺村。铜川人又称三门寺为三门关,与金锁关、鬼门关合称为铜川的“三关”。 王家河川道部分地名的由来和演变 雷平寺和雷平川 王家河川道,明代以前就叫雷平川,因今王家河乡政府驻地北一里许,河西岸的雷平寺而得名。 雷平寺是一座佛教寺院,建造时间不详。《同官县志》载: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20年)曾重修。据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史推断,雷平寺应当是隋、唐代或者以后的建筑。今寺院已荡然无存,寺名成了地名。 雷平寺名何来?据当地人祖辈相传,此寺原名不叫雷平寺,其旧名已失传。寺院规模大,和尚众多,大部是不务正业、不守戒律的酒色之徒。他们暗设圈套,将年轻貌美的女香客骗进暗室,囚禁起来供他们糟蹋。久而久之,和尚们的兽行激怒了“老天爷”,一阵炸雷,将寺院击毁。恶僧们也随着寺院夷为平地而上了西天。近年,在寺院遗址发掘中,附近挖出的一个大坑的断崖上,露出累累白骨。群众传言,说那都是恶僧们的骨骸。其实并非如此,雷击寺院只是一个传说。据考古学家鉴定,白骨所在地是原始社会的一处墓地,从出土的陶器残片看,与西安半坡遗址属同一时期,距今大约有五千年。 若干年后,当地群众在寺院旧址上重建佛寺,为告诫后人,不要重蹈恶僧覆辙,便将新的寺院起名雷平寺。雷平川也因此而得名。 雷平川名称,《同官县志》的记载中,最早见于元代,即元代始设雷平铺。可见,雷平寺建于宋代或者之前。 庙 滩 今 昔 雷平寺对岸,原是一片荒滩。这里,至今尚存一座古庙,叫圣母宫,群众叫它娘娘庙。庙院大约50见方,今仅存大殿、献殿、牙楼,东西向排列。这个地方因此而得名庙滩。 娘娘庙祀奉的是“圣母”,她是周朝始祖后稷的母亲姜 。据《诗经》和《史记》记载:姜 是有邵氏的女儿。一天,她在野外散步,看到一个巨大的脚印,出于好奇,在脚印的姆指上踩了一下。这个脚印是上帝的。姜 从此便怀了孕,后来生下一个男婴。她的亲属不知孩子是上帝之子,便丢弃在狭窄的巷道里,想让过往的牛马踩死。不料,牛马见了孩子,便小心翼翼地避而过之。亲属们无奈,又把他移弃于树林,被一打柴人抱回。再把他投置于河渠的寒冰上,尽鸟不但不啄食,还用翅膀覆盖,为他暖身。三次丢弃而不死,才被收养,起名叫“弃”。弃非常聪明,热爱劳动,喜欢种庄稼,及至长大,已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知识和耕作经验,并毫不吝惜地传授给人民群众。群众拥戴他为领袖,并视他为农神,尊称为后稷。由于后稷的缘故,姜 也受到民众的尊敬。我国是个农业国家,劳动人民祖祖辈辈都在纪念着他们母子。全国各地有很多姜 庙,这里只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远古时的雷平川,是个人口较多,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1980年12月,在王家河乡前峁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有各种农作物籽实,是这一带远古农业发展的物证。 民国时,庙滩仍是一片荒滩。娘娘庙是国民党特务和土匪经常出没之地。1949年铜川解放后,隐藏的匪特扮作矿工,在这里暗杀我积极分子。1950年春,两名扮作私营炭窠工人的匪徒,持新勃朗宁手枪,对王家河民兵负责人付自治连发四枪,妄图将其杀害,幸未击中。付自治不顾个人安危,冲上去从背后将一持枪匪徒拦腰抱住。匪徒挣扎反抗,因双臂招不起来而不得脱,便对着自己胸部开了一检录,企图与付同归于尽,因距离太近,子弹没有穿透,匪徒死亡,付安然无恙。另在匪徒逃去。付自治擒匪有功,被国家武装部授于民兵英雄称号,奖给水连珠步枪一支。 建国后,庙滩发生了巨大变化。五十年代,此地曾建过煤矿,但未出煤。因此,今人又将庙滩叫“老矿部”。建国初,娘娘庙为文明区政府驻地;1958年,为幸福人民公社驻地。现在,庙滩已经是高楼林立,并建有中学、小学、商店、粮站、邮电支局、工商、税务所等,成为王家河地区的主要居民点之一。 鬼 门 关 王家河川道中段,今铜川矿务局综合厂办公大楼东侧,河谷突然变窄,两岸陡峭的石壁,象一座巨大的石门,这里名叫鬼门关。 铜川在历史上,曾经是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地方。明末及其以前,今鬼门关以北山大沟深,林木茂密,人烟稀少。当时,关前只有一个小村庄,叫关家河。清朝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同官发生过5次大旱灾,最严重的要数光绪三年年馑(公元1877年),农民吃光了树皮草根,继而靠吃死人维持生命。关家河村饿殍遍地,十室九空,白天阴风森森,强盗出没;夜间,野兽横行,鬼火闪烁。人们走到这里面,仿佛进了阴曹地府,因此,这里便得名鬼门关。年馑的凄惨情景同鬼门关这个地名一起,世代流传了下来。 四十年代,民国党政府为封锁陕甘宁边区,在鬼门关修建了碉堡,武装把守。当时,关口有一座庙, 叫“鬼门关庙”。是国民党军队的盘据地点。1957年,铜川矿务局在鬼门关建起王家河煤矿,矿区至川口有铁路、公路相通。1984年,煤矿下马,改建为综合厂。如今,鬼门关至川口的川道里,已是高楼林立,成为铜川市区的一部分。关外川道,也已是村烟相望,成为城区重要产粮地之一。 十里铺和二十里铺 今铜川市王益区政府驻地,距同官县(铜川旧名)故城(今城关)十里,叫十里铺。漆水河新川水泥厂对岸,距旧县城二十里,叫二十里铺。两地皆有村,明代就叫十里铺、二十里铺村。同川里辖;清代归东乡第一堡、第二堡。十里铺街道今名红旗街,1958的更名。村仍沿用旧名。1961年十里铺为红旗人民公社驻地;1979年改名高坪公社;1983年公社机关迁王益村,更名王益公社;1984年改为王益乡。两村今属王益乡辖。 村名何以叫“铺”?查考《辞源》:“宋代称邮递驿站为铺。元代其制更加严密,州县凡十里一铺,大事遣使驰驿,小事文书由铺吏传送,明清因之。今地名中十里铺、二十里铺即其遗迹。” 中国自秦以来,设驿站以传递公文,兵部辖。汉至隋、唐、宋,均三十里设一驿。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公元1187年),改驿为“铺”。元代,每十里设一铺,用于传递普通公文和邮递民间书信,供地方官员和客商行人歇宿。每铺由国家编制官吏数人,负责管理。同官县南至耀县界共设五铺,十里曰雷平铺,二十里曰飞仙铺;县北至宜君界共设四铺;总铺设在县城县署东的东成街(今东街),明代沿用。 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国力衰竭,财力难以负担铺舍之费用,遂将大部栽去,复改驿制。同官县只保留了县南四十里的朝阳铺和县北四十里与宜君交界的赤渠铺(旧志有的记为渠赤铺或汇池铺)。总铺亦撤销。另设漆水驿,驻县署(今市五中驻址)东北偶的皇华街。此举“虽云节费恤民之厚意,然寂寞长途,亭堡为墟。”(明《同官县志•铺舍》)到处看到的是一片衰败景象。 清代初,又恢复总铺和截去的六个铺舍,用于邮政。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复裁去县南十里铺和三十里之佐右铺,恢复二十里之飞仙铺,编制官吏由每铺6-8人缩减为2-4人,仍隶属兵部。清末,设邮传部,铺制乃废。 十里铺地处漆水川道,土地平坦肥沃,历代有村,村民居两岸山麓。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此地面貌如故,仍是农家风光。四十年代,咸(阳)宋(宋家川,今吴堡县城)公路和咸铜铁路相继开通,十里铺成为交通要道,工业、商业逐渐兴起。漆水河南有同福煤矿,姬福安私营;河北公路(即今十里铺街道)两侧,有王占胜、姬福安、刘振三家私营的粟店,有小饭馆三家,纸烟摊子两个,说评书一家。同时,这里也是国民党反动派封锁陕甘宁边区的一个重要据点。公路上有驻军设的盘查哨卡,国民党便衣队、警察三五成群,日夜在这里活动,名义上是查“烟”(鸦片)、禁毒,实际上是盘查搜捕共产党人和革命进步人士。鸦片、赌博是明禁暗放,畅行无阻,查禁者亦同“烟鬼”、赌徒同流合污。妓女院更为了兴盛,据知情者回忆,多达70余家,有娼妓百余人。 解放前夕,十里铺众所周知的妓女院有四所,曰“长院”、“大院”、“楼院”、“小院”,内有妓女近百人,老板大多是江苏人。妓女绝大部分是人贩子拐骗的良家妇女卖入娼门,多数是黄花闺女,也有已婚的青年妇女。她们入院初,死不接客,整天啼哭不止,老鸨将其按爬在地,坐压头部,用皮鞭抽打,强迫其接客挣钱。妓女屡遭毒打后,悄悄闷唱《苦妓歌》自慰消愁,歌词大意是:“不听老鸨娘的话,皮鞋狠抽打。打得皮开肉绽,打得老鸨力尽手麻,梦里哭喊侈妈!真打死,往外拉,勤快的哥哥多压两铣土;懒汉捂鼻骂:“咱光收钱不管理,管她狗啃饿狼扒!……。老鸨怕妓女逃跑,院子高墙上布有枣刺或插有瓷碗碴,大门上锁并设专人看守,长夜点着灯笼。尽管如此,妓女还是有人逃走。“长院”有个叫桂枝的妓女,事先同人约好,让相好者来时着双衣双帽。她女扮男装,深夜同相好的男子一起混出大门,逃出牢笼。建国后,妓女院全部取缔,妓女们才获得了新生。 1958年,铜川市人民政府适至十里铺。经过三十年建设,今日十里铺,已是高楼林立,成为市中心区。 二十里铺地处山谷,乃设铺之后,民人逐渐迁居于此,形成村庄,但仍十分荒僻。民国中期,二十里铺村南的后洞,还是土匪出没之地,行人客商常在此地遭劫,早晚无人敢从此地经过。今天,这一快慢 工厂密布,车流如水。工厂都是六十年代以来陆续发展兴建的。 铜川的孟姜女祠及其传说 铜川姜女祠位于郊区金山山麓,即今顺河村以南河西山下,是我区一处在全国很有影响的古迹胜地。围绕着姜女祠所滋生的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源远流长。 孟姜女本是传说中的人物,然而这个传说中的人物是那样深得民心,许多地方把孟姜女攀作乡亲,引以为荣。为褒扬孟姜女坚贞不屈的美德,各地纷纷为她立祠修庙,铜川姜女祠是其中一处修建最早的庙宇。据《同官县志》记载:“同官古迹,有孟姜女殉夫之处,墓洞讴歌,已垂千载”。“县北二里金山岩下有‘姜女石洞’,传说即姜女葬处。有石龛,广可丈许。土人为塑像立祠,即‘姜子庙’也……。宋嘉祜中仁宗末年县令宋宗鄂重修”。从记载中可以看出,早在一千多年前,铜川就修建了孟姜女祠。北宋嘉祜年间县令宋宗鄂重修姜女祠的时间,亦比至今盛况空前的山海关姜女祠(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一五九四年〉山海关兵部主事张栋建贞女祠于山海关)早五百多年。其他地方修建的姜女庙,皆晚于铜川姜女祠。 孟姜女的故乡,在全国虽有十余处,但孟姜女是同官人的说法亦占有很大优势。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编成的《大明一统志》说:“孟姜女本陕之同官人,秦时以夫死长城,自负遗骨以葬于县北三里许,死石穴中”。《陕西通志》、《临榆县志》以及山海关孟姜女祠碑记得,都有和《大明一统志》相同的记载。《郡国志》中,亦有“陕西西安同官人孟姜女,适范殖。仅三日,殖忽赴役长城。姜送寒衣至城下,殖已死,姜寻夫骨无辨,啮指血验得之”的记述,并完全和流传于铜川有关孟姜女的传说相吻合。孟姜女家在江苏松江,死于山海关的传说是清代后才逐渐形成的。 由于同官姜女祠创建最早,又历经宋、元、明、清各代修葺,至清代乾隆年间,规模宏大,成为当时同官在全国很有影响的古迹胜地。当时的同官姜女祠,内供孟姜女夫妇并坐的彩色塑像,祠前修有飞檐翘角建筑的轩敞祭亭。环山翠柏浓郁,亭侧溪流淙淙,山青水秀,绿哇遍川,景色十分优美。祠北又有灵泉观和东岳庙等古建筑交相辉映,更增风光。历代名人雅士凡过此祠者,无不歌咏嗟呗,在这里留下许多壮丽的诗篇。明代提学王世懋在《孟姜女祠歌》中写道: “同官城边姜女祠,正史不传传口碑。 精灵疑是杞梁妇,节概宁比华山畿。 秦皇昔山拒强胡,长城自谓千年图。 明年役罢祖龙死,亡国却是骊山徒。 空令白骨积城下,哀哀寡妇吁天呼。 当时埋骨知多许,独有卢名耀千名。 长城不祀蒙将军,儿童能道孟姜女。 吁嗟乎!长城遗址犹可没,姜女之名终不灭。 在常年呜咽的姜女祠“泪池”旁,明代进士寇慎留下“漫道鲛人珠泪奇,何如烈女泪成池。鲛人泪尽珠还止,此泪千年永陆离”的动人诗句。 由于铜川姜女祠创修最早,历史上孟姜女是同官人的传说甚彰,因而流传在铜川孟姜女的故事内容既丰富神奇,又充满悲壮的气节和色彩。故事情节大意是:孟姜女是黄堡孟家塬孟老头种了一株葫芦才降临人间。她成人后,和逃难书生万喜良结为夫妻。婚后三天,丈夫被抓去修长城。孟姜女千里送寒衣,到长城时闻夫死。她放声大哭,三声哭倒长城八百里,塌土中露出许多白骨。孟姜女咬破手指,血滴于白骨上,血入骨者为夫骨,背负而回。回归走到北高山中,渴极,大哭。她节烈之气感动天地,地下涌出泉水,人们把那泉叫“哭泉”,至今尚在。走到金锁关,秦兵追至,孟姜女竟将山搬得转了个向,挡住了追兵。后来,人们把那座山叫做搬转山,又叫女回山。当她走到同官金山脚下时,气力已竭。这里,她遇见了一位石匠,孟姜女求石匠为她錾了一个石洞,把夫骨放入,自己坐在旁边死去。当地敬重她的贞节,并夫骨就地埋葬,又塑了孟姜女夫妇像,立庙祭祀。石洞中有洞隙,传说心诚的人叩拜时可以看到金钗的影子,称之为“石隙见金”。因此,“姜祠清风”被列为同官八景之一。 孟姜女的故事是我国四大传说中流传最广,妇孺皆知而又影响最大的民间传说。两千多年来,孟姜女的故事由春秋时期齐国杞梁妻故事萌芽,经过长期集中、提炼、丰富和发展的典型化过程,故事情节由单一到复杂曲折,人物性格由概括到鲜明突出,浪漫主义传奇色彩更加浓厚,使悲者更悲,壮者更壮,美者更美。在诸多有关孟姜女的故事中,流传于铜川市郊区的孟姜女故事独树一帜,别饶情趣,为全国人民大众所喜闻乐道。这一完美艺术典型的创造,显示了铜川人民群众丰富的想象和智慧。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乡民的本领并不亚于大文豪”。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孟姜女这个劳动人民创造的具有民族的典型艺术形象,将千秋万代,永远传扬。 铜 川 文 庙 文庙也叫孔庙,座落在旧县城(今印台区政府所在地)的东南角,即今铜川市第一中学所在地,是明代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由知县鲁俊在宋代孔庙的旧址上重新修建起来的。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知县李公佐重修。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知县屠以饮增建。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知县马铎更新。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又经几度修缮。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知县黄肇宏又复修之。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偶驻军队。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国民党中委张继、邵元冲,陕西省主席邵力子等人清明节赴中部县(即黄陵县)谒黄帝陵,经县阻雨,到老城东南角的文庙浏览,汉其将倾,在县长刘学海的请求下,拨款350元整,再加上县政府向当时县里工商界、教育界所募得款子一千余元,全部用于文庙的修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五十年代初,人民政府拨款重修文庙的大成殿。八十年代初,又重建。而今,大成殿雕梁画栋,焕然一新。 明清时的文庙,大致是这模样:大成殿内供“至圣先师孔子位”及亚圣孟子的牌位,殿内置祭器、乐器等。殿旁两庑东、西各五楹,供近墙改建为新式大门,在门内西侧添建教室数间。解放后,县一中不断扩建,增盖校舍,文庙旧建筑大部被拆毁,今仅存大成殿,为市一中的图书馆。 大成殿前原有五棵大柏树, “文革”期间被锯去一棵,今仅存四棵,依然生机盎然。殿堂、古柏与现人高楼大厦相衬映,展现出一派古朴典雅、生机勃勃的兴旺景象。 避难村的由来 今王家河川道西,距川口约十华里的演池原头,有个避难村,因宋元换代之际,村民避刀兵之苦,免遭杀戮而得名。 据清你《同官县志》载:宋元换代之际,天下大乱,军匪纷杂,忽元兵至,忽宋兵来,交错往复,数月不宁。宋朝规定,地方保甲组织必须挂牌,上书其户数和头领姓名。元朝也规定,归隆者必须宣敕于牌面。许多村庄困难于应付而惨遭屠杀。路上单个行人遇到乱兵,也象猪羊一样,不问青红皂土就被杀死。这个村的保甲头领独出心裁,将一牌两面分别写上“宋”、“元”,宋兵来了,挂出“宋”牌;元兵至,则翻过来。村民因此而免遭于难。其他村庄的人,内陆这个村平安无事,便纷纷来此避难。后来,这个村便叫做避难村了。 铜川民间传说,因元末益王曾避难于此村而得名。查考史书、旧志,不见有此记载,其说无法证实。又传,其村附近的莫火村,因益王逃难到此,没有火种做饭而得名。《同官县志•乡里》明、清代记该村为磨活村,虽未解释其由来,但“莫火”与“磨活”其意相差甚远,与所传之情毫无关系。 避难村原名已无据可考,唐代以来,一直归同官县辖,1965年划归耀县,今为演池乡辖地。 本世纪四十年代,国民党反动派为封锁陕甘宁边区,在避难村筑有碉堡,驻军防守。 地名地貌篇 云梦山的传说 铜川县东北边境的云梦山,海拔1525米,是雁门山脉的组成部分,历代为铜川县辖,1965年划归宜君县。 云梦山绝壁千仞,怪石嶙峋,云雾缭绕,山上林草茂密,盛产中药材。山上有石窟,窟内旧时有佛像,今已毁。“云梦”这个名字,就是由石窟而引起的一段传说得来的。 相传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这儿是鬼谷子隐居的地方。鬼谷子学问渊博,不谋仕途,便住在云梦山采药为生,写了《鬼谷子》一书,但不见传世。今存本《鬼谷子》分三卷二十篇,是后人为托的。战国时期的两名军事家孙膑和庞渭,是鬼谷子的大弟子。他们同师父一起在山中倏行,学成后热衷于功名,拜别师父下山做官。孙膑做了魏国的军师,庞涓做了魏国军队的主将。 在那列侯纷争的时代,鬼谷子深怕二位得意门生变成统治阶段内部争权夺利的牺牲品,便写了一封信,十分诚挚地规劝二位。信中说:“二君足下,功名赫赫,但春到秋,不得久藏。日既将尽,时既将老。君不见河边之树乎,仆驭折其枝,波涛激其根,此木非与天下人有仇怨,所居者然也。子不见嵩岱松柏霍华之树,上叶凌青云,下根通三泉;上有玄狐黑猿,下有隐豹龙潜,千秋万岁,不逢斤斧之患。此木非与天下人有骨血,盖所居者然也。今二子好云路之荣,慕长久之功,轻乔松之永年,贯一夕之浮爵,痛哉悲夫二君!痛哉悲夫二君”! 孙、庞二人没有听师父的告诫。名利熏心的庞涓怕孙膑超过自己,设计陷害,挖掉了孙膑的膝盖骨,并欲置他于死地。孙膑装疯,以屈求伸,在齐国军队的帮助下,战败了庞涓。涓自杀。鬼谷子知道这件事后,心情悲恸,便起名称隐居地为“云梦”,取意为身在高山,白云环绕,如在云端;孙、庞二人贪图功名利禄,如一场梦。二意合在一起,便是“云梦”。 庙山与梳头山、看炉山 铜川印台区与宜君县东北交界,有一座大山,叫女华山,相传因华岳帝君的女儿(民间也叫三肖娘娘)在此修行而得名。它海拔1734米,为旧铜川县第一高峰,故亦称北高山。山上建有女华神祠,因而也叫庙山,1965年划归宜君县辖。关中与陕北,自古习惯以庙山和山梁分界。 庙山东侧有座山峰,叫“梳头山”,相传女华神每天清晨来到这里,以晓日为镜梳头,故名。山上有块巨石,形似梳子,传为女华神梳头后丢在这儿。 庙山南侧还有一座山头,叫“香炉山”,因山上有一石香炉而得名。山上有一眼井,扔进石头,会发出巨响,民间称之为“风洞”。 香炉山民国时有村,村依山名,金锁区(镇)第五保辖。 云梦山的传说 一、鬼谷王禅 很早的时候,有个王员外,他有一个漂亮的女儿,名叫珍珍。珍珍13岁那年春天,到后花园赏花,在一朵鲜花上,她发现了一粒谷子。珍珍很奇怪,无意中,竟把这粒谷子吞进出口肚子里。 珍珍吃了谷子,谁知,谷子在肚子里变成了胎儿,她对谁也不敢说。不久,王员外发现了珍珍了变化,恼羞成怒,骂珍珍不守规矩,败坏了王家的门风。他把珍珍毒打了一顿,又怕别人知道了这件事,就把珍珍打入后花园地窖里,派丫环每天送吃送喝,从此再不让珍珍出来。 珍珍在地窖里,与世隔绝,她啥也见不着,受尽了艰难。也不知过多长时间,这一天,珍珍只觉得肚子疼痛难忍,终于,她分娩了,生下了一个漂亮的小女孩。 紧紧地抱着小孩不放。丫环也于心不忍,就对珍珍说:“小姐不必难过,我回去禀告员外,就说把小孩已埋掉就是了。”珍珍忙给丫环叩头,千恩万谢,总算瞒过了王员外。 转眼间5年过去了,王员外的气也有些消了,珍珍重新住进了绣楼。可她的孩子仍然在地窖里,白天不敢出来,只有到了晚上,才偷偷出来和母亲见面。孩子年龄虽小,但饭量过人,一顿能吃18个烧饼。正好,王员外的家对面,就有一个烧饼店。珍珍对孩子说:“你每天晚上到烧饼店要烧饼,人家问你是谁家的孩子。你就说是王员外家的,把王员外外公,让他把帐记上。”孩子照办了,卖烧饼的不敢得罪王员外,只好让孩子拿,每天晚上拿54个烧饼。一天两天过去了,卖烧饼的没有觉得啥来。一月两月过去了,卖烧饼的有些犯愁了。这个孩子每天拿去54个烧饼,王员外家啥好吃的东西没有,偏偏吃中了他的烧饼!再说,王员外这么长时间,从没当他面说一句呀,莫非这个孩子是个冒充的不成? 这一天,卖烧饼的在店门外等候王员外,想问这回事。恰巧,王员外从高门楼里出来了,卖烧饼的忙上前打招呼:“王员外好吗?” “好,好。”王员外也笑脸相迎,“你的生意红火吧?” “嘿嘿,店中小,但对上您的高门楼了,沾光不少呀,每天能卖几百烧饼。”卖烧饼的说着,一边硬把王员外拉进烧饼店,“坐坐,尝尝我的烧饼味怎么样?”说着,把一个烧饼硬塞给王家员,王员外边吃边夸奖这烧饼度君子之腹。问道:“生意这么红火,肯定收入不少银子吧?” 卖烧饼的忙说:“卖出去不少,赊了不少帐,没有收回来。” 王员外说:“小本生意,岂敢赊帐?” 卖烧饼的不好意思地说:“嘿嘿,对别人我不可敢赊,只是……只是给您的外孙女赊了些。” 王员外一听:“啥!我的外孙女?笑话!我哪有外孙女?” 卖烧饼的急了:“哎呀王员外,这几个月来,有个五六岁的女孩子,每天晚上从我这儿拿去54个烧饼,让我把帐记上,说是您的外孙女?” 王员外又是愣:“真有此事?” 卖烧饼的发誓道:“若有半句虚言,天打五雷轰!” 王员外眉头紧皱,他想起了5年前的往事,莫非那个孩子没埋,她还活着?他对卖烧饼的说:“今天晚上,我要看个究竟。” 晚上,王员外带了几个家人,在烧饼店等候。一会儿,小孩子来了,她没有见过王员外,照直朝烧饼店走去,张口就要54个烧饼。王员外假装笑咪咪的样子,问道:“你是谁家的孩子,长得这么高。” 孩子回答:“王员外家的。” “嗯?王员外家里的,你叫啥名,你妈妈叫啥名字?” 小孩子说:“我没有名字,我妈叫珍珍,我外公是王员外。”王员外听罢,倒吸一口凉气,果真那个孩子没有死,他命令家人把小孩子抓起来。孩子这才知道坏了事,她猛一用劲,推开几个家人。王呐喊外大惊,小小娃,如此神力,这还了得!她一气之下,大打出手。王员外武艺非凡,他没料到,小孩子一脚把他踢倒在地,等他爬起来,小孩已无影无踪了。小孩子一口气跑到妈妈的绣楼,妈妈得知情况后,大惊失色。小孩子说:“妈妈别怕,你快收拾好东西,我们走。”这时,绣楼已被包围。小孩子见状,背起妈妈,连跳带蹦,闯了出去,一溜烟地跑了。这个孩子,就是后人传说的王禅老祖。 二、云梦山 小孩子背着珍珍跑呀跑呀,从晚上一直跑到大天亮,母女两个来到一座大山跟前。她们实在跑不动了,就在此歇下来,她们又渴又饿。这里,正是春天春季,山上没有可吃的野果,母子两个找呀找,找到了一股从山缝里流出来的清水,两人趴下就喝。真怪!喝了几口清凉水,肚子一点也不觉得饿了。 珍珍和孩子就在山上住了下来,也不觉乏了。他们被山上的美景迷住了。只见满山遍野鲜花盛开,五彩缤纷,再看这高耸入云、雄伟壮观的大山,顿时觉得心旷神怡。山上山下,古柏参天,鸟儿鸣春,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小孩说:“妈妈,我哪见过这么好的景物,从我记事起,就关在黑地里,连太阳出见不到,这莫非是做梦吧?”珍珍也心情起伏,思绪万千,她望着在上的云彩说:“我也像是在梦中,此山可不可叫云梦山。”小孩子连声称道:“好!好!这个名字好听。”现在,宜君县境内的“云梦山”,据说名字就是那时起的。 珍珍和孩子从山下转到山上,她们发现云梦山的南面,是一个立陡的石崖绝壁。石崖表面平滑如镜,石崖周围,构柏参天,仿佛一幅迷人的画面。小孩说:“妈妈,我们何不请来能工巧匠,在这儿钻几孔石洞,一来我们有了安身之处,二来,以后这儿有过路之人,也能落脚。”珍珍听了孩子的话,后来就请来了能工巧匠,在绝壁上钻成了两排石洞,上排两个,下排四个。从山下到第一排石洞,须经过一条不足一尺宽的道,人从这儿经过,须侧身紧贴石崖,双手小心地扶住崖石,方能过去。从第三孔洞到第四孔洞,是一条横穿的石道,这儿绝对安全。但从第四个孔洞攀登上排时,则是一个向上竖穿的石洞,此处名曰鹞子翻身洞。意思是说,鹞子飞上去,都要翻个身,何况人呢!此时惊险无比,难以攀登。凡是想攀登云梦山,进洞游览的人,没有决心和胆量休想成功! 后来,云梦山有了游客,而且越来越多,一年四季,络绎不绝。一天珍珍对孩子讲明身世,她说:“我是你的母亲,但你没有父亲,你是妈妈吃的一粒谷子怀胎而生的。我们在云梦山修个寺庙吧,你就在此安身,今外,妈妈给我女儿取个名字,你姓王名禅字鬼谷,以后你就住在这儿吧。” 后来王禅就住在这儿。从此,云梦山游客更多,远近闻名。 三、云梦植雾 一到夏天,云梦山上云多雾大,这当然是山高的缘故,但是,却流传着一个云梦雾的故事。 天上的宫女们听说云梦山风景迷人,跑去问百花仙子,百花仙子说:云梦山不但风景迷人,而且气候更宜人,特别是夏天,云梦山风和日丽,气候凉爽,是个避暑的好地方。宫女们听了百花仙子的话,都想到云梦山游玩一番。一天,宫女们趁王母娘娘不在,偷偷来到云梦山上,一一到云梦,就被迷住了。果然像百花仙子说的那样, 满山上下,花红柳绿,五彩缤纷,凉风阵阵,舒服极了。宫女们觉得,云梦山比天宫美多了。百花仙子和百鸟仙子在云头上,看宫女们一个个高兴的样子,心里真美真甜,百鸟仙子一声令下,又引来了百鸟。一时间,山上繁花似锦,百鸟争鸣,宫女们载歌载舞,欢天喜地。 这时,王母娘娘和嫦娥出门回来,路过云梦山,发现宫女们私自到此玩耍。不由大怒,吹出一口冷气,顿时,云梦山上空云涌雾滚,一片茫茫。宫女们知道坏了事,还没来得回避,又下起瓢泼大雨,淋得宫女们一个像落汤鸡一样。王母严厉地惩罚了宫女们,说以后谁再敢私自下凡玩耍,不可轻饶。 就在王母娘娘下令云起雨停的时候八侧正赶上到此游玩,见此情景,连连称道:“没想到王母一怒,却给云梦山增添了另一番景象,这下,云梦山不但百花放异彩,百鸟齐争鸣,而且云雾绕山脉,山插云雾中,此乃天下美景一绝。” 至此以后,每年夏天,云梦山总是云雾缭绕,就像是云海中的仙山仙镜,从此倒成了宜君一景。
凤凰山的传说 地处今铜川市郊区(今印台区)西北边缘的凤凰山,海拔1671米,是印台区最高的山峰。 凤凰山东有凤凰谷,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24年),唐太宗李世民建玉华宫于谷中。可见,山与谷名唐代以前就有,一直流传至今。 凤凰山何以得名?据《宜君县志》载:因“常有五色雀翔于中“而得名凤凰谷,山也因此而得名凤凰山。凤凰是人们想象中的一种丽鸟,生物界并不存在。所以,志书中所记“五色雀”也绝非凤凰,可能是今山上常见的雉鸡。 民间对凤凰山来历有如下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同官县城北的一个村庄里,住着一对恩恩爱爱的小夫妻。他家院子里有一棵粗大的老槐树,树上有个大鸟巢。一天,大风将鸟巢刮落,一只雏鸟掉了下来,摔得半死。小俩口救下小鸟,精心喂养。小鸟一天天长大了,羽毛五彩缤飞,闪耀着金子般的光彩,十分漂亮,可乡亲们谁也说不出它是什么鸟。第二年天大旱,黑心的财主霸占了村里唯一的一口水井,扬言要小伙子那漂亮的媳妇妇给他做三房姨太,才能让大伙在井里打水。这只鸟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变成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声称愿代主妇换回水井。财主见这个少数似天仙下凡,立即答应。当花轿抬到财主家门口时,新娘要财产写好字据,当众交给年轻人,方肯下轿。财主一一照办,急忙写好字据交出,便急急去接新娘。他刚打起轿帘,听听“扑”的一声,少女现了原形,啄瞎财主双眼,腾空飞去。狗腿子急忙背箭骑马追赶,一直追到山下,一箭射中翅膀,丽鸟跌落山顶。后来,人们才知这只鸟就是凤凰,便将此山叫凤凰山。 凤凰山原属宜君县辖,1958年划归铜川。今凤凰山周围,林木茂密,四季常青,景色宜人,是铜川木材和煤炭的主要产地之一。 老虎塔的传说 唐太宗李世民避暑玉华宫。牧马官于四十里马场川为皇帝牧马,马队顺川而下至虎沟,总有考虎出来打劫。牧马官虽然骁勇,但是对老虎却奈何不得,为啥呢?因为老虎和马群搅在一起,赶杀不着,箭射不得,没办法治服。牧马官又急又怕,如若老虎吃了皇家马匹,那还了得,特别还有唐王御马在内。 正因为唐王御马在内,老虎冲进马群后,那匹御马前后左右围着老虎嘶咬,闹得老虎狼狈不堪。牧马官愈看愈惊奇,心里暗想,人贵马威风,是有蹊跷在里面。好奇的牧马官围着唐王的御马,前前后后后左左右右打量起来,可是怎么也看不出它与其它马特殊的地方来,只不过眼眉上有一缕长长的眉毛。牧马官认为这缕多余的眉毛在下次斗虎时, 说不定会妨碍马的眼睛,于是就将这楼长眉剪了。第二回,当唐王马队再进虎沟时,老虎拦路,御马却怎么也斗不过虎,又险些被虎咬伤。多亏牧马兵丁,追杀猛虎,好容易才得脱险。 牧马也不是一日两日,开长日久,怎么办怪?除了马场川,别处崇山峻岭难去放牧。牧马官只好将老虎拦马的事禀告唐太宗。太宗下了一道圣旨,于虎沟三里余郎二井下修搭擒虎。如今高楼洼上塔村就是当日唐王修塔锁虎之所在,所以起名叫上塔。可是此塔由于设计问题,闸门不灵,不但没有擒住老虎,反被老虎伤了几匹宝马。唐王大怒,将设计修造工匠治罪。另选能工巧匠,距离老虎沟二十余里的地方重新修塔。这里四面环绕,山不高,却也清秀,中间为盒底,地不甚平,但却开阔。这次工匠吸取上次教训,总结经验,在设计上大大加工改进,最后用马群调虎离山,引到此地,马队直闯塔门,穿塔而过。当虎尾随入塔,闸门自动下落,终于擒虎于塔内。从此,此地名为老虎塔。 老虎塔的传说 玉华宫附近的地名特别怪,叫什么东背塔、西背塔、南塔、郭家塔;还有什么高楼洼、苜蓿洼、艾蒿洼的。计算起来,刚好是九塔十八洼。可是,现丰既不见一座宝塔,又不见一个深洼。那“九塔十八洼”是咋叫起来的呢?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在玉华宫避暑时,一个外国使者带来了珍贵贡品:九颗“火龙夜明珠”。这些宝珠毛主席天能发热,晚上会放光,真是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唐太宗高兴得不得了,除了重赏外国使者外,并下令要修九座宝塔来存放这九颗宝珠。 皇帝圣旨谁敢不听?在很短的时间内,风水先生就选好了修塔的地址,全国的能工巧匠也云集玉华来了。 想不到的怪事来了,就在准备动工的前一天是名上,突然刮起一阵狂风,直刮得飞沙走石,树倒山崩。紧接着,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等到内解放初期雨歇,再找九颗“火龙夜明珠”,怎么也找不到了。唐太宗气得脸色铁青。这时,一个大臣便编了一套瞎话,来劝慰唐太宗,说是九颗宝珠变成九条火龙,飞进玉华川附近的山里去了。唐太宗听了后,就叫御林军到四面山沟里去捉回“火龙”。御林军哪敢违旨,只好日夜在深山老林里挖呀找呀的。结果,挖了十八个大坑洼,还是不见火的影子。唐太宗无票,只好作罢,准备返回京师长安。临行前,他把玉华宫改为玉华寺,施舍给刚从西天取经回来的玄奘和尚,作为翻译经文之用。 后来,准备建塔的塔基和挖坑寻宝的洼洼,就成了今天的“九塔十八洼”的名称。 彭祖的传说 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彭祖活了800岁,不够陈抟一觉睡”。 据《神仙传》记载:“彭祖者,颛顼之玄孙也。”颛顼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看来彭祖是黄帝的子孙后代。他的家乡在陕西省宜君县彭村。在彭村村前至今仍有彭祖陵园,并有碑文和商周文物出土。《陕西省通志》、《宜君县志》均有记载。 彭祖活到767岁,仍无衰老迹象。耳不聋,眼不花,背不弯,上山爬坡不喘气。商朝君王派采女询问彭祖长寿的秘诀,彭祖回答说:“欲举形登记天,上补仙官,当金用丹,其次养精神,服草药,可以长生。”采女又问他的身世,彭祖唉声叹气地说:“吾遗腹而生,三岁丧母,又逢动知己,流落西域几百年,”又说,他一生丧49妻,亡54子,屡遭忧患,恐世不度。 彭祖直到800岁才死。为什么他能活800岁,而且葬在彭村。这里还有一段有趣故事。 彭祖和陈抟老祖俩人原来都是在天宫玉皇大帝身边主事。一个管着诸神的生死簿,一个管着功德簿。有一天陈抟对彭祖说:“我劳累过度,想好好睡一觉。”彭祖说:“你得多少年才能睡醒?”陈抟说:“有几百年就差不多了,如果有要紧事,你把我叫醒。”彭祖说:“好,你尽管放心睡觉去吧。”彭祖一见陈抟去睡觉了,就想乘此机会到凡间游玩一番。有一天,彭祖在更换诸神生死簿名单时,发现他的名字也在上面。彭祖一想,这不好,我如果到凡间,被玉帝发现了,就会很快派人把我招回。他灵机一动,把生死薄上写有“彭祖”名字的那一页纸撕下来,捻成细绳,订在本子上。从此这个生死簿上再也找不到彭祖的名字,彭祖这才放小下凡去了。他发现有一个孕妇,男人已死,怀孕八个月有余,就投了这一村妇之胎,来到凡间。三岁后,生 他的村妇去世了。这就是彭祖向人们说的“吾遗腹而生,三岁丧母。” 从此以后,彭祖就流落人间。长大以后,还当上了商朝大夫。他先后娶了49个妻子,生了54个北子,都一一衰老死亡了,而彭祖依然年青力壮,行动洒脱,言谈举动,就像30岁左右的人。当他娶了第50个老婆后,就辞官不做,到处流浪。直到他第50个妻子已由当年的黄花闺女变成了行动不便的老太婆时,才定居到宜君县的一个小山村。这时彭祖已800岁了。有天晚上,彭祖和妻子睡在床上拉话,彭祖妻子突然问彭祖:“我是快死的人了,我死后,依再娶妻不娶?”彭袒毫不介意地说:“当然还要娶,不然谁陪伴我?”妻子又问“你为啥一直不衰老,也不死?”.彭祖哈哈一笑:“我永远不会死的!”妻子说“:“我不信,难道生死簿上连你的名字也没有?”彭祖说:“名字在上面,他们就是找不着。”“那你的名字在什么地方?”彭祖一时得意竟脱口道:“写我名字的纸作了纸绳子订在生死簿上。你想,谁能找见!”妻子一听这话;一下子明白了彭祖不死的奥秘。过了不久,彭祖第50个妻子就去世了。她死后,脱下凡胎肉体,回到天宫,向玉皇犬帝诉说了彭祖把目己名字藏在生死薄的纸绳里,在凡间800年,娶妻生子的事。玉帝听后,恍然大悟,命差神赶快去叫陈抟老祖。谁知,陈抟这时还没有睡醒。玉帝只好另派差下凡去找。 由于年代久远,派下来的神,根本不认识彭祖。找了很长时间,毫无音讯。二位差神又不敢回天宫交差,只好在人间继续打问。有一天,二差神来到彭村时,发现两个木匠正在解板。二差神乘木匠吃饭之机,偷走大锯。来到彭村打麦场上,俩人就用踞使劲踞一个碌碡。一下子招来许多人看稀奇。这里,彭祖也听到这件奇闻,赶忙出来观看。彭祖以他年高、经历广而讥笑说:“我彭祖活了800岁,没有见过有人把碌碡锯。”话音刚落,二差神把锯一扔,当场就锁住了彭祖。当天夜里彭祖就死了。 这个故事确实太神奇了。世有长寿之人,但活800岁绝无可能。不过传说中的彭祖,大概是曾有其人的,彭祖死后,葬于宜君彭村,也是有据的。 皇后村的传说 在离雷原乡皇后村不远的一个山圪塔上,要以看见一块方桌面子太小的地面,红光光的,既不长柴,也不长草。如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周围荒地上长的枣刺没有钩,使人甚感奇怪。 据人传说,这个村庄过去住着一个财主姓贺名万有,娶妻王氏,只生一女,名唤丑儿。这丑儿也真是丑,十一二岁的人了,满头秃,扁脸,烂眼畔,前鸡胸后背锅,穿得烂不说,还满是脏污。每年夏天,臭气远扬,人人见了,都避道而走。 不久,王氏突然生病,百医无攻,离开人间,这贺万有又继娶李氏为妻,李氏为人奸诈、毒辣,生有二子,把丑儿看成眼中钉、肉中刺。 一天,李氏对贺万有说:“咱们不能叫丑儿光吃闲饭呀!叫她去放羊吧!”贺万有满口答应。 从此,丑儿便放起羊来。 李氏对丑儿放羊受罪并不满意,心想她能摔死在沟里,不回来多好呀。想来想去,想出个“妙计”来。 一天,她把丑儿叫到前,指着面前的棉花说:“你以后放羊每天要纺四两线路,纺成了再回来。”丑儿只好答应。 说来也怪,丑儿每天放羊回来,都如数交清了线。李氏怀疑背地里有人给丑儿帮忙。 第二天,丑儿带上棉花,赶着羊上了山,李氏跟在后面悄悄地偷看。只见羊跑得零零散散,丑儿却爷面对天说:“嗡嗡嗡,嗡嗡嗡,天上仙女帮正宫,四两棉花纺成线,免我回家又遭难。”她坐在沟畔,不断地把棉花撕成小块,放在口边:“扑”的吹出去,不一会儿,四两棉花全吹出去了。李氏看到棉花飞得到处都是,心痛得想,把我的棉花全糟蹋了,回去非得狠狠地收拾她不可。 天快黑的时候,羊儿像有人挡似的,主动围在丑儿身旁,突然吹来了一阵狂风,吹得天错地暗。风过之后,一串四两重的线穗,放在丑儿面前。她拿起线赶着羊回家。李氏看得真切,吃惊不小,收回瞎心。 又过了几天,一只大苍蝇嗡嗡地在屋里乱叫唤,丑儿对李氏说:“你听苍蝇在说,嗡嗡嗡,嗡嗡嗡,皇上叫我坐正宫。”李氏骂到:“你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妄想,看你的烂样子,皇上还会娶你。”骂毕照丑儿头上就狠狠地打了一棍,谁知道这一下打得可真好,丑儿像蝉退壳一样,退却了原来的丑样子,变成了如花似玉的绝代美人,头戴凤冠,身穿霞披,足蹬绣鞋,吓得李氏魂不附体,目瞪口呆,不敢近前。 正在这时候,外边人喊马叫,鼓乐喧天。李氏忙去一看,只见院外停放着一顶官轿,文武官员、兵将、卫士、轿夫、宫娥站满了村边,他们都跪在地下,口喊:“请正宫娘娘进朝,圣上等着成亲。”丑儿出门上轿,众人簇拥着招着而去。 到了村外,丑儿叫声:“住轿!”众人忙问:“娘娘还有何事?”丑儿主部:“我今日去,再不返回,让我把乡亲拜别一下。”众人放下轿子,丑儿下轿对着村子拜了三拜,谁知枣刺把衣服挂烂了,她气愤地说:“这儿的枣刺坏得要不得,这么多钩有啥用处?给我把这些钩子打掉!”话音刚落,枣刺钩全没有了。从此,这里的枣刺再不长勾了。放过轿子的那块寺方寸草不生,人们把这个村起名叫“皇后村”。 杨家坪的传说 南出哭泉5公里,离今西包公路往东0.5公里之余,两山夹峙,簸箕形沟畔,有80亩平台,屋舍进然,树木葱翠,映着一小山庄叫杨家坪村。 相传当年金兵侵犯中原,宋朝天子命杨家将杨二郎镇守金锁关。二郎忠贞坚守,四处察看前哨阵地,见到此地山势险要,就居山安营扎寨,带领兵卒削坡平台,建为教场。上有阅兵台,石块彻起。下南坡约一里挖一洞屯兵储粮,后人称谓二郎洞,口甚窄狭,人爬进一丈余,即豁然开朗,宽约三丈有余,其洞深不可测。传说此洞长百余里,至关中富平县某地出口。 现平台历经人们千百年的耕种修筑,已变为引流灌溉的水地, 五谷丰登,山村住户吃穿有余。那二郎洞内蝙蝠出没有,孔洞依存而难探其胜。 记忆中的陈炉古镇 儿时,暑假常去外婆家省亲,外婆家在陈炉近邻素有层层阶阶之称的马家科堡子,途经陈炉,回忆往昔,那段童年时光至今记忆犹新,对古镇感触颇深。 铜川解放后,陈炉镇设区,区公所在方泉右侧那坡殿。 在我上初小时,陈炉镇高级小学设在清凉寺。清凉寺何时建寺,敬何方神仙,何时改作原铜川县第二完小,我无从考究,不得而知。 清凉寺建在北堡子下半山腰的峭壁上,山崖下有一片开阔地为学校操场。操场的东南角建有戏楼,面向清凉寺。在操场中间建有约三米多宽、高达一百多级的石台阶,登台阶上到清凉寺,可俯瞰古镇全貌,远眺山林田野,尽收眼底。伫立操场,骋目瞻望清凉寺,高不可攀,雄伟壮观,展现了我国古代精湛的建筑艺术。 原铜川县设有两所高级完小,第一高小在县府城关,第二高小即陈炉完小,校风严谨,教师人才济济。由此,足可见陈炉古镇政治、经济、文化在原铜川县地位之重要。 一九五五年夏,我初小毕业,秋季到陈炉高小就读,这时学校已由清凉增迁到操场东边,坡子街道的上边。可能是清凉寺的规模受限,学生出操多有不便而迁。学校已建校大门,一幢二层小楼和平房教室,老师及学生宿舍。学校大门坐北面南,下数十级台阶,左转经清举人穆清云牌楼便下到坡子街道。 古镇有两条街道,一是上街街道,呈南北走向,建一戏楼,它的商业店铺、客流远不及坡子街道。坡子街道地处古镇中心,农历逢四集会(初四、十四、二十四),一月三集。还不时在弯里窑神庙,一街、坡子街道举办为时数天的农历四月八、九月十三古集会,秦腔戏助兴。交易骡、马、牛和猪、羊、农具、日货、服饰,四面八方商贾云集,规模之宏大,场景之热闹,在原铜川县是无与伦比的,对古镇的瓷器是一个大贩卖、大促销。 坡子街道有农资、日常百货、烟酒副食、文具门市部;炉山饭店卖饸饹、包子、大肉煮馍、炒菜,还有羊肉盆(水盆羊肉)之类饭店;医药、旅馆、理发部、缝纫部、邮局,商业服务门类齐全。小摊贩在街道两边摆摊,卖烧鸡、炒饸饹、凉粉、油茶、炸麻花、油糕、甑糕;民间小吃,应有尽有,赶集的人一饱口福,不亦乐乎。粮果有花生、核桃、琼锅糖、渣子糖、芝麻棍子、酥饺子、糕点,当时时兴的物资在坡子街道都能买得到, 它是古镇商业经济繁荣的象征,也是古镇商贸经济的中心。 夜幕降临,喧闹了一天的坡子街道华灯初上,万家灯火,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迎来了一天的夜市。街道上的店铺不打烊,不摊贩们掌上玻璃罩子煤油灯招呼客人,直至完小下晚自习后,逛夜市的人们才陆续散去,摊贩们收摊歇息。坡子街道从一天的喧闹声中逐渐恢复夜晚的宁静。 清晨,杲杲出日,天朗气清,蓝天白去,赏心悦目。古镇升起了袅袅炊烟,随处可以听到“热甑糕”的叫卖声,卖甑糕的将甑糕蒸在筒子锅里,两人抬着串街走巷,有人食之,就地下肩,五分钱能铲一三寸碟子,形似宝塔山,一角钱能铲一五寸碟子。住户听见热甑糕的叫卖声,拿上自家碗,买上端回家享用。 古镇坐东面西,南北高,东西低,呈半竖起的簸箕形地貌,日照充足,冬有短寒,夏无酷暑,白天日照长,西照给晾晒瓷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日照条件。当地盛产制瓷的坩土和优质焦煤,加上山高水高,原材料的富有造就了瓷业的先天兴盛。 陈炉东西南北四堡,南堡子建在古镇的制高点,东临文丈阁庙,已无建筑,只见堡墩留存;北堡子已受损,但还有人居住;东西两堡完好。古镇在四堡环抱中,藏风纳气,旺气凝聚,人杰地灵,名贤辈出,实为风水宝地。 古镇人一部分以陶瓷手工业兼农业为生,农忙种地,农闲制作陶瓷;一部分人以纯手工制瓷为业,给窑主制作瓷坯;还有一部分人自制瓷坯,在自家瓷窑烧制瓷器;还有将坩土耙磨成制瓷泥供给窑主制瓷,他们有共同遵守的不成文的规矩,栉风沐雨,和谐地共生共存共荣,繁衍生息。 为生产和生活方便,古镇人红瓷砖窑住宅、作窑、瓷窑随势相连而建,形成一台、一层、一绺、一片,鳞次栉比星罗棋布,犹如一幅壮丽的画卷。建筑高低错落,密集而不乱,令人既有稳定的感觉,又有变化的观感。住宅、作窑、瓷窑是用烧窑的炉渣细沫和坩土烧制而成的红瓷砖箍成,耐腐烂、抗风化,结实耐用,坚固安全,冬暖夏凉,外表美观。住宅窑内窑顶粉饰成黄色,关腰至地面为严垩土色,黄白分明。围古镇人巧妙运用瓷砖和残次的资缸、笼盆、角盆、合头盆子、梢罐竖立砌成形形色色的罐罐围墙,富有诗情画意,享有“罐罐垒墙墙不倒”的赞誉。是人和陶瓷的自然结合,有人溶于陶瓷之感。浓厚的陶瓷味,独具朴实的风格,展现的风情,千姿百态,变化万化,气势之美,结构之美,是陶瓷国之瑰宝,向人们讲述着古镇瓷业的兴盛和悠久的历史。住宅基本符合住宅内部“风水”的要求:敞亮、通风、整洁、美观、和谐、舒适,满足人的生理观感和心理需求,有利于人的身民主健康。古镇这块风水宝地,人杰地灵,物阜民丰,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达。贺龙元帅曾率部驻扎古镇,除古镇是军事要地外,重要的是古镇经济实力雄厚,物资充盈,给军队以充足的给养保障,使贺龙元帅率部在古镇得以休养,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 古镇的道路四通八达,有行人横穿小道,有骡马运输大路。道路是用瓷砖、笼盆帮底、瓷瓦碎片铺设而成,匠工们在铺设时巧费心机,用碎瓷片在路面铺设成各式各样的图案纹路,蜿蜒曲折,盘根错节,延绵古镇,巧夺天工,坚固养眼。睛无尘土,寸不泥泞,干净卫生,避免雨水对路基的冲刷,充分体现了古镇人的聪明才智。 古镇红瓷砖窑民居,罐罐围墙,作窑,晒坯场,马蹄瓷窑,瓷片花纹路的构筑……古镇人对陶瓷各种奇思妙想的创意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使人们对陶瓷古镇产生一种好奇与爱意。古镇人不是艺术家却胜似艺术家,从镇首到镇尾,都是一件构思精巧、设计睿智的艺术品,这种陶瓷风光让人流连忘返。这是一个原生态的陶瓷。古镇是一座陶瓷艺术宝库,规模之宏大,场景之壮观,内涵之丰富,文化底蕴之深重,给人们以震撼,陈炉不负“东方陶瓷古镇”的美名。 三山迭翠话香山 我国有好几处香山。耀县香山被认为是真香山,是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之一。 耀县香山,位于县城西北45公里的柳林乡姚峪村西北侧。山由东、西、中三个石峰相连而成。三峰突兀,依次排列,形似一座笔架,横置太空,故又名三石山。山石为砂砾岩,内镶河卵石,平均海拔1415米。山势挺拔峭峻,古柏苍翠成林,殿宇巍峨古朴、四面峭壑叠翠幽邃。三峰之外群山环抱,如供北辰,到处呈现出一派重绿叠翠的美景,令人神清气爽。难怪清代《重修香山寺碑记》有“三峰耸翠,巍焕射入云间;碧色秀气,隐若寓于野芳”的形容词。 香山中峰半山腰一天然石穴,人称崎峰洞,即香山正洞,其中供奉着“千手千眼菩萨,亦称香山菩萨,为佛教礼拜之间心。据有关史料记载,香山创建寺院,始于苻秦,盛于姚秦,曾迎龟兹高僧鸠摩罗什翻译梵经于此。由山脚下苍龙岭拾级而上,凡十一折,通过“灵官庙”顺山径西行,迤逦约1.5公里即到达中峰正洞,洞当中源供有千手千眼菩萨木雕像。洞西壁有一小洞,洞口泥塑菩萨“肉身”坐像。洞后有小窦,深玄莫测。大洞之上,左有白瑕一道,自下而上,形如白练,因名白龙;右有青瑕一关系密切,自下而上,势如云烟,因名青龙。二龙蜿蜒盘结至洞顶中心交口吐水,其音冷冷,下成一潭,名曰“天浆圣湫”,水清冽芳碧,沁人心脾。沿前佛殿三楹,上复铁瓦,长廓楼阁,雕梁画栋,金碧晃耀。正洞上之中峰山头,高约10米,尽为卵状小石结成,其色不一,巍峨状观。洞西为准提院,为僧人住房。原有一玉玺,全部透明,中有白脂如龙,传为妙庄王之玉玺。后改刻成梵文准提咒,寺僧以此印表送人。他们还雕有木版“敕建陕西耀州大香山寺胜境全图”印刷送人。中峰佛殿曾悬有“宣慈昭佑” 匾额,系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慈禧太后“蒙佑愈疾”后,以答菩萨宏恩”亲笔题赐的。香山西峰最高,形势更为险要。上有殿宇一座,汤房数间,因年久失修,已不完整。东峰庙宇,亦因年代久远,仅存遗址。 据史料记载,耀县香,山曾在宋朝雍熙年间(公元984- 987), 敕修中峰崎峰洞,建胜果院,壮丽辉煌。迄明朝隆庆时(公元1567 -1572),寺院基址尚称宏阔。万历年阃(公元1573-1620),寺院主持飞锡远方,地基一度充公。后经邑人友史倡议赎回,继续经营,规模日益敞大。兼之邑人乔世宁时读书于胜果院,又购山场捐于院中。 香山菩萨的传说 关于耀县香山菩萨的来由,长时期来,在群众中流传着一段神奇的传说。据说古时有一兴林国,国王名妙庄王。庄王只生三个女儿。大公主妙金,二公主妙银,都长大成人招了驸马,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待三公主妙善成人后,庄王又要给她招驸马。可妙善性好佛门,不愿嫁人。庄王一再强迫,她便跑到四川遂宁县白雀寺出了家。庄王屡召不归,一气之下便派人火化了她所住的白雀寺,烧死僧。尼数百人。幸而妙善被达摩祖师搭救,逃出火海来到了耀州柳林镇,叉被一只老虎衍至香山山下放下。妙善醒过来后,便梳妆一番,上到了香山。 再说那白雀寺几百僧尼搜饶死之后,一个个冤魂不散,他们一齐拥向皇宫,在妙庄王身上一口一口乱咬,结果成了满身毒疮。庄王痛苦不堪,危在旦夕,四处求医诊治无效。后来妙善得知,化作一名道人,去到京城揭了榜文,为庄王诊断了病情。药方中要亲人手、眼做引子。庄王无奈,便向大公主妙金和二公主妙银求取手、眼入药。谁料她们一昕,便同声怒斥道:“人凭的手、眼,我们缺了手眼,还能成个人样,驸马还能要我?亏你说得出口!”煞后一转身,跑得连人影都找不见了。庄王气得唉声叹气,也没有办法。后来,庄王打听到三公主妙善在香山修行,便差人上到香山找妙善求救。妙善一听,二话没说,便取刀砍掉一节手指,又剜了一只限珠,交给了差官。 妙庄王服过药后,不久病情好转。在他康复之后,回想到妙善女的孝心,又想起以前对女儿的过错,便后悔不已。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便带着皇后,爬I¨涉水,不顾Ill遥路险,上香山去还中峰正洞,一见妙善女儿眼残手缺,已成正果,便感激涕零地说遒:“为父当年做事错,不该差人化白雀,毁寺杀僧王有过,因此得病在龙阁。江山难保身难保,儿舍手眼来入药,妙手回春疾病好,报恩还愿到山坡。王封你千手和千眼,万古千秋受香烟”。由于妙庄王的敕封,从此以后,香山菩萨就被称为“千手千眼活菩萨”了,画匠为她塑像,就塑上了不少手和眼,奇妙传审,因此“香山还原一戏,也在台上演出了。” 香山的整修和传说 到了清代,香山先后进行过几次整修。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一为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中峰上端经常有卵石堕落下来,殿丽时被击碎。有郭、景、樊三位居士见此情况,便倡议募化资金约百万,制造铁瓦三千余页,在正洞前建立铁瓦殿三间,时称三千铁瓦殿。其余资金,对上山石路作了补修。一为清朝光绪年间(公元1875-7908),有一宗亮和尚,俗名石建连,陕西山阳人,曾为武官,光绪三年出家南五台,八年来香山,见香山少楼殿无僧舍,遂发愿创建丛林,供养十方僧众。州牧郑思敬论理他为香山寺主持,乃募化于江、浙、湖、广等地,募银二十余万两,开山破石,督工修建,历十五年,至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大功告竣,共修建起楼殿亭阁九十余间。在这年十月十五开光之日,山上山下唱两台历戏,一时各地和尚、香客云集,摊贩密布,人山人海,热闹空前。从此,宗亮和尚屡次开坛转戒,广度有情。并规定每年三月十王,十月十五过两会两次,香火十分旺盛。当时,有和尚一百多人,喂有十多头骡子,有几万亩土地。庙会期间,上布施多的吃小灶。凡是朝山的群众都供应饭食。 香山突兀峭立,沟壑幽深,山石坚硬,地形险峻,要在山上修建庙宇,要将材料运上山去,谈何容易!这比在平地上修建,造价昂贵好多倍,真不容易。关于修建香山艰难之事,在附近村民中流传着一段传说:据说香山昔日有个黑和尚,他见山上庙宇破旧,道路难行,便下决心整修。于是他云游四方,苦心化缘,结果募到一笔巨金,邀请能工巧匠,在山上进行修建。不料香山山高路险,运料十分费事,当庙宇修到半截时,就耗尽银两,无法继续照料运输,的工工钱也没法开支,一时停工待料。黑和尚心急如焚,无法可想。 当黑和尚正在发愁苦闷的时候,便进入中峰正洞去解闷。他顺着四壁小洞越走越深,来到洞底,豁然开朗。洞下有河,河岸村旁有一妇人碾米。黑和尚淌水过河,去向那妇人化缘。妇人一言未答,便给他舀了一升小米。黑和尚将小米带回寺中,向瓮中倒去,说也奇怪,小米一时变成了金光灿灿的金豆子。黑和尚喜出望外,赶快去找那位女人,已不见踪影了。黑和尚有了这么多金子,何愁将香山修不起来。于是他重整旗豉,继续修建,不几年大功告成。后据人说,那位给黑和尚小米的妇人,即是香山菩萨的化身。菩萨见他修建缺少资金,半途停工,便显灵化作一村妇前来相助。 雄关天堑话金锁 金锁关,雄峙于同官故城北面15公里处,即今铜川市郊区金锁乡人民政府的驻地。它是“榆塞秦关襟喉要地”,是关中的北大门。同时,它还是颇具特色的风景区。 金锁关周围有三座大山鼎足而立,都高插入云。东在的一座叫马栏山,十分雄伟险峻。峭壁上有古代雕刻的佛像二十多龛。佛像大的近似真人,小的不及手掌,都很生动逼真。其中最早的是唐朝武则天垂拱三、四年(公元687-688)至永昌元年(公元689)部思贤雕的阿弥陀佛像,最晚的是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的作品。西面的一座山叫仲家山。山坡上到处都是苍松劲柏,它们或苍颜多斑,或娟秀文雅,或亭亭如盖,各有情趣。山顶崖壁错列,发城似堡。正北面的叫女回山。山上怪石嶙峋草木茂密,野果繁多。 马栏山与女回山之间,是漆水河的重要支流同官川河谷,叫神水峡。同官川在此峡中,俗称塔尼河、淌泥河。峡谷中,重岩叠嶂或拔地而起,或横空而出。风雨之时,山洪汹涌澎湃,云烟如海湖翻滚,蔚为奇观。谷底,关中通往陕北的公路干线——咸(阳)榆(林)公路沿河蜿蜒北上。路西的一座峭壁上,刻有清代陕西巡抚叶伯英写的“雄关天堑”四个大字。1982年,兰州军区司令员,舱华同志来此视察时,指示要保护这些刻字。女回山与仲家山之间,也有一条极为幽深的峡谷。清沏明净的柳林河(也叫西川水)从谷中一涌而出,与同官川汇合。古时候,唐太宗、房玄龄、玄奘(即唐僧)等人,都曾经过这条峡谷,去玉华宫避暑。明清两代,这里是陕西通往宁夏、甘肃的交通要道。今天,铜(川)正(宁)公路由此向西延伸,经过句邑,彬县后可直达兰州。 金锁关~带,地势高竣,雨雪颇多。阴历二、三月间,市区积雪早巳消融,而金锁关诸峰仍是一片银白世界。每逢晴朗的早晨,红日照在自雪上、春£间,将金锁关映衬得更加妖娆。正如明朝王崇古在《同官道中春雪》一诗中描绘的: 金销关雄雪阵屯, 凝华积翠失山村。 乍闻芫笛落梅调, 疑是春风度玉门。 清代乾隆年间,同官知县袁文观将金锁关“三山春雪一定为“同官八景”之一,并为它写下一首五言律诗: 三山天作堑, 两峡石为关。 断岸云千尺, 危桥水一湾。 春融冰禾泮, 雪霁玉开颜。 鹤氅惭仙迹, 澄怀揽辔间。 自吉以来,金锁关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据史籍记载,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金兵北上进犯康定(在今富县境内),宋军将领刘延亮屯兵于神水峡,截断了金兵的归路。明朝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陕西巡抚张珩提出:“ 州(今富县)南下省城(指西安),金锁关至为要冲,宜筑城戍守,以防套寇(河套一带的反政府武装)突犯”。两年后,同官知县亢庆鸿在三山之间修建了高大的关城。关域东西宽约100米,南北长约500米,均用石条砌成。有三座城门,两座通往延安、榆林,叫东水关;一座通往宁夏,甘肃,叫西水关。第一座城门上刻有篆书“金锁营”三个大字。从此,金锁关变得更加险固,以至产生了“金锬天堑,鹰鹞难飞”的说法。可是在崇祯六年(公元1633),陕北农民起义军首领八大王张献忠率领两万人一举攻克了金锁关,捣 毁了关内设施。官修史书记载,其攻势“若霜风之卷秋箨,炉火之燎鸿毛!”清朝初年,金锁关驻有守备官一员。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守备官移驻耀州(今耀县),金锁关仅留有外委把总一员,守兵20名。至此,金锁关城废毁,成了冷清清、阴森森的地方。孙用在《过金锁关》-诗中写道: 重关雄峙北嵯峨, 设险当年带若何? 车马到门无客问, 荆榛满路任人过。 荒山日冷鸡声晓, 古穴风腥虎迹多。 信是太平边戌罢, 居民不唱《采薇》歌。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与抗日战争时期,金锁关成为国民党反动派封锁我陕甘宁边区的重要据点。如今,女回山上还残留有当年的碉堡。但是,小小的螳臂怎能挡得住隆隆向前的历史车轮!无数革命青年依然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地从这里北上,投入到党的怀抱。周来同志曾多次路过这里,到西安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谈判斗争。1946年9月,我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的全体同志,根据朱德总司令的命令撤离西安奔赴延安的途中,曾在这里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过激烈的斗争,最后赢得了胜利。 董必武同志在1940年曾作过与这雄关天堑有关的诗。那年,林伯渠同志写了《咸榆道中即景》两首律诗。董必武同志读后,写了两首和诗。其一写道: 忆自延安别, 南来路不平。 洛河铁甲守, 金锁黯云横。 箕豆何相迫。 风波未可行。 昔人哀鹬蚌, 毋使后哀今。 解放前夕,金锁关除了兵营外,只有几栋东倒西歪的房屋和破烂不堪的城门、倒塌的城墙。今天,这座久历沧桑、屡遭战乱的雄关,已经成为铜川市重要的集城之一。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两旁、工厂、商店、旅舍、医院、食堂、中小学栉次鳞比,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 金锁关一带,流传着有关杨家将的很多故事。解放前,金锁关城门未倒塌时,在它的南门上插有一支铁箭头。故事之一,是关于这支箭头子的。 八百多年前,北番辽国强盛起来,不断进攻北宋。有一天,辽国大元帅率领十万人马,团团围住了长安城。 长安城里一声炮响,从北门里冲出几百名宋兵。虽然人人都不缺斗志,但都是些老弱病残。领头的宋将,骑着一匹银色的白马,穿一身黑漆一样的生铁铠甲,手执一张硬弓,腰悬一壶箭,威风凛凛地喊道:“无知的北番狂徒,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进犯我大宋国的缰土”! 辽兵大元帅一看宋军阵容,不禁仰天哈哈大笑,他说:“南蛮,你只有这么一点点兵,意也敢出城迎战,真是用鸡蛋来碰石头!你叫啥名字?” 宋将答道:“提起我的大名,准会吓破你的狗胆!我一不更名,二不改姓,叫杨延昭——杨六郎!” 大元帅听了,说:“杨六郎,本帅也知道你是一条有名的好汉。可是,就凭着你一张弓一壶箭和几百老弱病残,也奈何不了本帅的十万精兵呀!” 杨六郎说:“我的箭不同寻常,——能射一百里远!” 大元帅说:“我本以为你是个英雄,谁知原是个吹牛皮的大王,天下哪有能射那样远的人呢!你要是真能射一百里远,我就率领人马退一百里。你要是在吹牛皮,就跪在地上向本帅投降!” “一言出口,民难追。你说话可要算数”。 “辽国堂堂大元帅,说话怎能不算数?——我只怕你说话不算数。” 杨六郎在一支箭上系了条红绸子,“嗖”的一声射出了弓弦。箭拖着红绸子,飞过辽军的头顶,渐渐消失在茫茫的天际里。辽兵见了,个个大惊失色。 杨六郎又掏出现支箭,搭在弦上,瞄准辽兵大元帅,威严地说:“我一箭要把你射出个透明窟窿,你要是不相信,就试试看。” 大元帅一听,扭头就逃。辽兵一面惊叫着,一面跟着大元帅向北狂奔。 杨六郎带着宋兵,在后面紧紧追杀。 辽兵跑了近三百里后,发现杨六郎的箭插在金锁关南门上,就慌慌张张地逃出了关。 杨六郎收复了金锁关后,就率领宋军驻守在那里。直到今天,仲家山上还有杨六郎插旗竿石,女回山顶有其屯兵的寨子,就连神水峡中“雄关天堑”四字石刻,也被当地居民说成是杨六郎用其神威无敌的金枪錾成的。金锁关附近的油房台(原名营房台)、杨家坪、相传是杨六郎安营扎寨、演练人马的处所。横扫千军胶坪附近有一孔巨大的岩洞,叫六郎洞,是杨六郎的故居。油房坪是杨六郎囤粮的地方。 金锁关内外,除了杨六郎的故事外,还有杨家将其他将领的许多传说。榆树湾有一个两丈高的石人兴妖作怪,残害百姓。杨五郎决心为民除害,手拿钢刀与石人一连打了三天三夜,终于把石人的两只胳膊都砍了下来。如今,这个石人还站在榆树湾,只是不能动弹了。现在的榆树湾小学,就是原来的杨五郎庙。棋盘川里的马泉村,有一眼清沏明净的山泉,当地人认为可以治疗柳拐子病。据说是女英雄穆桂英的黄骠大马刨出来的,所以叫“马刨泉”。 在历史上,杨延昭并没有镇守过金锁关。杨五郎、穆桂英在史书中都无记载,是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上述民间故事虽然无稽,但是寄寓了人民群众对古代民族英雄的深切怀念,因而并不是没有意义的。 神湫神水来复去 文王山东南麓有个小村庄名叫“神湫”,村所在地属今耀州区演池,该村在乡投膊北十里许。湫是水潭的意思,难道在这一干旱的黄土原上,真的清冽的水潭吗?此取名莫非子虚乌有,纯系空穴来风。 其实,村之所以得此名,的确因村东南有“半亩方塘”的存在,并非文取名时的凭空想象。 说来奇怪,早年间,村东南的这潭清水,一年四季不竭不涸,微风吹过,波光粼粼,绿汪汪的,甚是悦目。环潭皆树,绿荫如盖,夏日人们洗濯其间,神清气爽,惬意极了。据说,这潭水来自地下,寓含多种矿物质,直至清朱,周遭人们还用此水治病,屡试不爽,灵验异常。 忽一日,附近有一心术乖张之人,夜间将一盆污水倒进潭水中,岂知此举极大玷污了司水神灵,司水神灵一怒之下,便给村是中长托梦,欲借“神湫”’村所有耕牛一用。翌日,但见村中所有耕牛浑身湿漉漉的,接受着,早起者又发现东南“半亩方塘”内的水不知去向,只见潭底朝天,只剩一池污泥。传说归传说,当年这儿有股地下水汩汩而出,此事的确确凿无误。 如今,“神湫村”已是有名无实,无潭可览了,不过,那已被黄土填满的当年水潭中心位置,竖立着一方石碣,似乎镌刻着这一神奇的故事,但因字迹漫漶,难辨其横平竖直了。 华原县故城 隋朝在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将涨阳改名为华原后,将县城连同宜州南迁到了今耀州区所在的地方。二十年后,撤销了宜州,又九年后,在城内兼设了宜君郡。唐朝时,曾在这里两度复设宜州,两度撤销。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将华原更名为永安县。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名华原县。唐末昭宗天祐元年(公元904年),在县城兼设了耀州。州名因城东宝鉴山上的石头“光中鉴”而得。五代时,耀州曾一度叫作茂州、崇州。元朝在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撤销了华原县,保留耀州。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将耀州改设为耀县。 耀州,在元年隶奉元路(治所在长安、咸宁),明清两代隶西安府。 今天的确耀州,历史上曾是华原县、永安县的县城,耀州、茂州、崇州的州治,还曾一度是宜州、宜君郡的治所。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