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修志史略

楚尾寻幽

大冶修志史略

◎刘远芳

大冶自宋至清,至少九次纂修县志。元代以前是否有志,未见著录。明代四次:明永乐十五年(1417)、宣德元年(1426)、嘉靖十九年(1540)、万历十二年(1584)各修一次。清代五次:清代康熙十二年(1673)、康熙二十二年(1683)、同治六年(1867)、光绪八年(1882)、光绪二十一年(1895),各修一次。明代所修县志,只有嘉靖版存世。清代旧志散落于国内数十家图书馆,有的只余抄本或稿本。

明永乐十五(1417)年,教谕谢济受县令张泉之托,首编县志。由于无所凭依,仅从《兴国州志》中辑录与大冶有关的资料,参以所闻见,草创一册,聊胜于无而已。明宣德元年(1426),县令梁嵩命县佐、新喻县人施砾予以翻刻,并未作厘正补充。

现存最早的大冶县志,为赵鼐主持修纂。

赵鼐,字钜夫,别号南峰,云南河阳(今澄江县)人。明嘉靖四年(1525)乡试第一,自此进入仕途。嘉靖十四年(1535)任大冶知县。长于文学,雅重人文,督学育才,尤所注意。“起敝振废,自学校、公署、桥道、邮舍,罔不悉举”。赵鼐治县,使士习民风为之一变,人有去后之思。

自明宣德元年至赵鼐莅任,悬隔一百余年,更换十几任县令,竟未出一本新县志。也曾有人试图修纂,终以事因循无果。赵鼐十分重视修志之事,认为地方志可以观风习,格人心,垂鉴戒,故到任不久即命人广泛搜罗。经多方努力,终于在乡间找到一册残缺不全的旧志,翻阅一过,发现十分简陋,只有山川、仙释、艺文等数类,“田塘、税供、杂服、军匠之类,所当详者顾略之,殊无以杜侵夺、惩影射,而异时陈迹既无以征,斯不足以资君子更化之治”,并无多少参考价值。

赵鼐邀请冷儒宗主持修志,并请徐应华参预其事。冷、徐二人均为致仕乡官。冷儒宗为顾县里人,正德十一年(1516)丙子科举人,曾署理山东济南府训导。徐应华为坊市里人,弘治十四年(1501)辛酉科举人,曾任四川彭山县知县。县城西市曾有“世科坊”,为纪念徐宣、徐应华而立;顾县里则有纪念冷儒宗中举的“光裕坊”。

嘉靖十九年(1540)夏末,二人接受任务,当即投入工作,很快拿出初稿。赵鼐亲自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冷儒宗再作补充完善,析其目为三十六,总其类为七,于当年九月定稿。全书由序、凡例、舆图、目录和正文构成,赵鼐和冷儒宗、徐应华分别作序、跋。除卷首外,全志分七卷,分别是:舆地志,包括建置沿革、疆域、邑名、风俗、山川、坊乡、桥渡、古迹等;田赋志,包括户口、土田、物产、赋役;建设志,包括公署、儒学、亭阁、铺舍、关寨;祠祀志,包括祠庙、里社等;秩官志,包括宦迹、名宦;人品志,包括人物、科举、孝义等;附录,包括寺观庙及仙释。“百余年之旷典,抵今始克有据”,这是大冶第一部比较完备的县志。湖北省图书馆保存着嘉靖大冶县志抄本,1980年代晚期,大冶县地方志办公室花费24元复印了一部。

明万历十二年(1584)续修县志时,嘉靖志尚存,虽然遭蠹虫剥蚀,面目已非,但框架义例,可资参考。时任知县吴仁,为江西萍乡县选贡,万历十年到任。他聘请乡官向日红负责修纂工程,生员周浩、尹之遇、江楫等参与。向日红以优贡获荐举,任清河知县,受知于当朝首辅张居政,破格升侍御史,未几以劾冯保反遭弹劾,被贬,便弃官回乡。他搜采群籍,质以楚之总志及武昌府志、兴国州志,镜往汇今,抉异拘奇,分门别类,列为九卷。较之前志,义例、取舍更加严谨。

清康熙十一年(1672),朝廷命天下修纂通志及各郡邑志。邑志报府,府志报布政司,布政司合各府志纂为通志。次年,大冶开修县志,县令谢主持,乡官胡绳祖承担纂修任务。胡绳祖于明崇祯九年(1636)中举,尝任江南潜山知县,明清鼎革,归乡著述,是当时大冶的著名学者。他领首续修万历以来八十余年事,适吴三桂起事反叛,大冶亦有黄金龙等举兵响应,境内纷乱,致县志未竟全功,不能付梓,只存钞本,每逢上级征取,就命人誊抄一份。

康熙二十二年(1683),三藩之乱初平,诏书再下,督催各地修纂通志,而县志、府志是通志之基础,非得完成不可。时任县令陈邦寄,字震庵,辽东辽阳人,顺治五年(1648)贡生。康熙十八年(1679)由浙江石门知县补授大冶知县,莅任五年,治绩灿然。他仍请胡绳祖领首,乡官余国榜、余国梅协修,生员周瑚、胡梦发、陈三策等参与。

胡绳祖等即谢令未竟之绪,编缀勾稽,补所未备。此志续修,对户口之消长,田赋之盈缩,皆重新磨算;沿革、疆圉、山川、厄塞、土风、物产,一仍其旧;文辞之繁而无关者,则芟逸十一,前后之紊而未安者,则移易什三。又据《一统志》及《资治通鉴》《皇明通纪》增补有关内容。不数月而稿成,陈邦寄亲自过目,总裁润色,审定书稿。其时,邑人余国柱任江宁巡抚,亦正命人编纂通志,陈邦寄遣人赴苏,请余作序。

全志含卷首一卷,正文十二卷。卷首包括余国柱、胡绳祖、陈邦寄所作序,胡绳祖所作后序,余国梅所作跋文,并收录了旧志序文。康熙县志改人品志为人物志,分秩官志为秩官志、宦迹志,将寺观庙类由附录移入建置志,增加了治忽志、选举志、艺文志、逸事志等内容,其篇幅是嘉靖县志的三倍。与前此相比,这是大冶最完备的一部县志。

清乾隆年间,朝廷重视地方志修纂,各府州县多有修续,大冶却没有。

清同治初年,宇内不靖:西北,阿古柏入侵;山东,捻军赖文光部与清军大战;西南发生酉阳教案。天下纷乱,流离遍野。四年(1865)冬,南昌人胡复初任大冶知县。兵燹之后,朝廷命各地复修县志,时距大冶上次修志又悬隔180余年。

胡复初委托其大冶茅潭里人、截取知县黄杰负责纂修,教谕单大纶、魏崇本和训导彭学桂等监修,举人何澍、生员卢昶、谈有耀等人分别担任汇修、襄修、校对、采访诸职事,摄理知县马元骧、署理知县马修藩、摄理知县刘祝谷等均列名督修。这是一个庞大的队伍,参与其事者超过一百人。

新志较康熙志又增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在现存的大冶旧志中,这是体例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一部,代表了大冶旧志的编修成就。全书包括卷首和卷一至十八,卷首载新旧序文、修志职名、目录、凡例和舆图。康熙志有图12幅,包括县境图等四幅和八景图八幅,系邑人陈三策所绘。同治志仍是12幅,由邑人陈笙重绘,改县境图为县治总图,县治图为县域图,县署图、儒学图和八景图各有变化。

凡例共15条,皆系新撰,与前志颇有区别。对本志的修纂原则和详略先后,皆有解说。对破例而易致物议之处,则特作说明。如第十条:“江夏贺文忠公本传,似不应登邑志,但我邑尹公珩桥梓与文忠公谊最亲密,同以忠义相规摩,故传系尹公所作,情真语挚,读之能感发人心”,故载入“艺文”。惯例,生不立传,所谓“盖棺而论始定”,而本志“义概”却收袁凤藻、袁凤翔、袁凤池诸人事迹,则以“此次工程经费浩大,袁氏家非巨富,不待劝而慷慨解囊”,捐金数百以助刊行,因此表而著之,以鼓励来者。


本部志书编者认为,“列女,各值其时,即各行其是,不必附于人物,自可别为列传”,因此将“节烈”从人物志中抽出,单列“列女”。为显慎重,先请乡绅就近采访,再抄单悬贴通衢,供人指议,然后派人分往该项处,分晤原采访诸绅秘查,更寻家谱比对年例,“庶几滥竽免而彤管章”。“列女志”细分为节妇、烈妇、孝妇、贞女、烈女等九类,篇幅为前志的20倍以上,礼教杀人,殊无可取。这也是清代晚期所修邑志一种奇怪而普遍的现象。

艺文志较先前也大幅增加。本书第十八卷系“补录”,又分“补录艺文”和“补遗”两部分,后者的下限直至同治十一年,应系同治十一年后补刻。改革开放之初,黄石市档案馆花费三百元,从广东民间购得同治大冶县志一套,成为馆藏珍品。

此后,清光绪年间,大冶三次续修县志。

第一次是光绪八年(1882),由知县林佐提修,陈鳌主纂。陈鳌,讲堂堡人,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科拔贡,原任大冶金湖书院主讲,后任襄阳、江陵等县教谕。按上级规定,上限始自同治六年,但因其后数年部分内容已载入前志,故除重要事项,一般断自同治十二年始,且除补遗外,不重复前志内容。全书包括首一卷和十卷。未付刻,只存稿本。

光绪十年,仍由前述诸人续纂而成,名为《大冶县志续编》,分首一卷、末一卷,正编七卷,同年付刻。此志重绘舆图一幅。旧志图取其方,只绘明四至八到,经纬不分,隘要从略。新图则延请熟识地理名李贡珊者,周历县境,以罗经格定方向,按十里开方格纸,以水道为经,以人行路为纬,重绘县图,“庶一邑形势及邻封犬牙交错之区,莫不了然纸上”。这也是大冶旧志中最接近现代制图法的一幅地图。

光绪二十一年(1895),又值重辑通志,其时林佐复任知县,再请陈鳌续修县志。陈在江陵课士之余,重为搜辑增补,纂成《大冶县志后编》,除编者自作短序外,正编只二卷。卷一含城池、仓廒、学校等,卷二含选举、人物、艺文等。光绪二十三年付梓。

光绪年间三次修志,仅为简纪,实伤疏略。此后直至清末,大冶未再修志。

1949年5月,大冶县获得解放。为了“将大冶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长期流血流汗,特别是解放十年来艰苦奋斗取得的成果,一一记载下来”,1959年3月,大冶县委成立党史编纂委员会,启动《大冶革命史》和《大冶县志》的编修工程。

县志从搜集材料到编写打印,花费半年时间,1960年2月,《大冶县志》(1949-1959)初稿完成,约40万字。但1959年12月底大冶县撤销建制并入黄石,故志稿未能付印。2015年,经张先金提议,大冶市史志办公室聘请张先金、皮福佑等人对志稿进行校改,历时8个月,压缩5万字,于同年底付印。

1979年12月,大冶县重启县志修纂工程。上限不限,以1840年以后为重点,下限止于1984年。经数易其稿,于1989年6月定稿。该志由张先金任主编,以地理为基础,经济为重点,事以类从,薄古厚今,全书80余万字,1990年6月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003年,大冶市启动新一轮修志工作,几经周折,2012年底,县志定稿,全书近160万字。新志包括28篇130章495节和人物、附录,记述了大冶1985年至2005年间政治、经济、社会等诸方面的建设成果,2014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