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杨姓考略杨氏渊源

一、渊源


杨姓出源有四:

(一)杨氏出自姬姓。《姓纂》载:“周武王子唐叔虞封于晋,出公逊子齐,生伯倩(侨),天子封为杨侯;子国,以国为姓。”杨国在今山西洪洞东南一带。对于伯桥为杨姓氏得始祖这一点,《唐书宰相世糸表》有不同看法。《唐书宰相世糸表》认为:周宣王之子尚父,被封于杨国,是最初以杨为姓的人。春秋时,晋国灭杨。杨成为晋武公孙子突的封地。突被称为羊舌大夫。突的孙子肸(字叔向,又称叔肸),以封邑作为自己的姓氏,人称杨石,又叫杨食我。春秋周敬王匄六年(公元前514年),晋灭羊舌氏,伯石的儿子逃往华山仙谷,遂居华阴(今陕西省),称为杨氏,史称杨氏正宗。

(二)出自姞姓。

据李学勤《中华姓氏谱》载,杨氏出自姞姓。但此说不见于传世文献,而见诸出土文物。据说,姞姓杨还要早于姬姓杨。

(三)秦大夫杨孙之后,以祖名为氏。

据《左传》载,春秋秦穆公时(公元前659-公元前621年),秦国有一位大夫名杨孙,因失职而投奔于宋,其后裔孙以祖名姓杨,称为杨氏。

(四)其他姓改为杨姓。

1.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2.《北史》载,杨义臣本姓尉迟,后改杨氏。福建林姓迁居广东梅州后也有改为姓杨的。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有代北三字姓莫胡卢氏改为杨氏。



        杨姓最早的繁衍地在山西洪洞一带。春秋时亡国后,王室后裔逃往陕西弘农、华阴一带。战国时,杨伯侨第十六世孙杨章任秦惠文王的左庶长,因战功显赫被封为华阴侯,杨氏从此再次崛起。山西华阴成为杨氏的发祥地,杨章被尊为华阴杨氏开基祖。故有天下杨氏“源于三晋”、“杨氏出关西”之说。东汉时,关西华阴的杨震被称为“关西孔子”名动天下。杨震(59-124年),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人。弘农杨氏是一个名门旺族。杨震的先祖杨喜、高祖杨敞都曾封侯、拜相;杨震的父亲杨宝通晓《欧阳尚书》,是一个造诣颇深的一代宗师。杨震通晓经典,博览群书,有“关西孔子”之称。他在东莱任太守时,昌邑(今山东省巨野东南)县令王密为了感谢他的举荐之恩,深夜到驿馆拜见,以10锭黄金相赠。杨震十分生气,毅然拒绝。王密说:“夜黑人静,是不会有人知道的。”杨震义正辞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么说没有人知呢?”后人,杨氏子孙以“四知堂”作为自己的堂号,激励子孙洁身自好。东汉杨昌时,华阴杨氏开始向外播迁。杨昌有3个儿子:长子杨包迁徙河内(今河北),次子杨隆迁徙凤州(今陕西),第三子杨宽的后裔播迁至扶风(今陕西)、和顺(山西)、厚武(今河南)等地。这一时期,杨姓后裔的繁衍集中在长江以北的陕西,河南、山西、河北诸省。东、西汉时,杨氏的郡望有弘农郡(今河南灵宝北),天水郡(今甘肃通渭西北),河内郡(今河南武步 县西南)等。堂号除了“四知堂”外,还有河东堂,楼霞堂、泰和堂、鸿仪堂、安阳堂、 鸿山堂、新杨堂、道南堂、信海堂、北山堂、赐书堂等。

         西晋末年始,杨氏后裔逐渐渡江南下,扩散于南方诸省。及至隋唐,华阴杨氏各宗派先后分徙入闽。更多的是迁徙河南光州固始后,由固始迁移入闽。

         隋开皇十五年(595年),弘农杨氏杨震的第九代孙杨濯缨封为南平侯。他由陕西华阴迁徙入闽,居福州南台;唐时,其后裔迁徙永泰县嵩口。隋末,杨秀初封越王,寻徙封为蜀王,进位上柱国,西南道行台尚书令,兼右领军大将军。他见杨广昏庸无道,避入闽,遂居浦城;其后裔分布闽北崇安、浦城、建阳、建瓯、松溪政和、及闽南南安等县。

        唐总章二年(669年),原籍河南光州固始的杨君胄以府兵校尉身份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他进屯于梁山外云霄镇(今云霄县)乌石山。遂因官而寓居于此;其子孙分居长福建泰、龙溪、南靖、平和、漳浦等地。原籍河南光州固始的杨细秀以府兵校尉、前军左翼统领的身份随陈政入闽。河南固始的杨细秀也以府兵校尉、前军左翼统领的身份随陈元光入闽,“武后垂拱二年(686年)奏置漳州。细秀与同戍者,俱留屯所,杂处漳潮之间,开田属地,以耕以息。子孙遂分徙龙溪、漳浦、海澄、云霄、漳州、泉州各县繁衍。”

        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杨宁任中侍御史、国子监祭酒。杨宁有4个儿子,均为进士。兄弟四人同居长安(今陕西西安)朱雀街静恭坊西北隅,官势显赫,人丁兴旺,人称“静恭四院”。

        唐元和九年(814年),杨衡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居福州福唐巷(今杨桥路),其子孙散居莆田、仙游等地。

       唐广明元年(880年)黄巢率部攻占华县(今陕西)后,观军容使田令孜拥僖宗逃往四川成都。长安杨氏静恭房第三院杨汉的孙子杨珂带领整个家族跟着逃到四川,定居在绵竹(今四川绵竹市),并将静恭房第三院改称蜀院。后来杨珂裔孙逐渐向夔州(今四川奉节一带)播迁。

       唐景福元年(892年),杨华、杨盈父子由河南光州固始随从王绪、王审知入闽。他们初居福州,后迁入莆田,卜居壶公山之东。其后裔分布于莆田、仙游、福清、福州、漳州、南平、将乐、连江、安溪、漳浦以及外省各地。

       唐末,世居陕西华阴杨宣仁以德行授榕城学录。任期满后,因豫州战乱无法返乡,他偕3个弟弟宣智,宣义、宣信留居福建。黄巢起义军入闽后,杨宣智徙居漳州,杨宣信徙居建瓯,杨宣义徙居莆田。杨宣仁则由莆田涵江而入仙游,卜居梁山之麓,其后分支福建长泰。谏议大夫杨齐被贬为建安令,他本想北还因战乱受阻,被迫落籍闽地。杨思恭徙居福建邵武;其子孙徙居广东高州、广州和江西信丰等地。入闽的杨氏大多定居漳州、莆田、福州一带,这些地方成了杨氏新的发展中心。以至形成后来闽北“三杨”(杨亿、杨时、杨荣)这样家世繁昌的八闽甲族。

        五代时,杨伯侨第五十四世孙杨荣(字子江)的先祖从夔州顺长江而下,迁居江州湖口(今江西九江)。 

         至宋代,南迁的杨氏依然在江南为中心,广泛分布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省,而向居于北方的华阴杨氏等逐向山东、内蒙、安徽、浙江、贵州、云南、广西等地繁衍,形成遍布全国的格局。尤其是“宋室南渡”后,大量杨氏后裔迁入江西、福建等南方省份。在宋代,江西吉水的杨辂一族独领风骚。据庐陵《忠节杨氏总谱》载:杨辂,宇殷驾,号朴斋,陕西华阴人,进士及第。唐代末年,杨辂由陕西华阴县来吉安任吉州刺史,当时正值杨行密之乱,为避战乱,杨辂及家人沿赣江辗转来到杨家庄(今吉水县黄桥镇云庄村),并在此开基立业。在北宋末至明初,吉水杨氏有过两次大规模的迁徙。杨辂有9个儿子,除长子杨锐和次子杨铤分别定居吉水杨家庄、湴塘村外,其余7个儿子均徙居外地:第三子杨锋及后裔徙居江西瑞金、永丰;第四子杨钊徙居广东惠州;第五子杨耸徙居广东梅州,后来发展成为名门望族,后裔遍布桂、港、澳以及东南亚各地,他的六世孙杨时便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第六子杨职及后裔徙居江西赣州、安远;第七子杨聪及后裔徙居广东潮州、海阳;第八子杨栋及后裔徙居广东澄海、铙平;第九子杨梁徙居广东平远。杨辂之孙杨安信兄弟五人均徙居福建汀州、上杭、漳州等地。杨安义、杨安信分别是上杭、漳州的开基之始祖。吉水杨氏散布了广东、福建、湖南、四川、东南亚等地。

        南宋末年,浙江会稽的杨亮节由杭州随宋幼主帝入闽,而至漳州,后遂居海澄、南安溪尾、仙游郊尾杨寨等处。自宋代起,杨氏在福建的播迁主要分南北两支:南支为漳州、漳浦,始祖为杨君胄;北支为镛州(今将乐县),理学大师、“程门立雪”闻名于世的杨时(号龟山),就是这支杨氏中的杰出代表人物。

       明代始,杨氏后裔开始迁徙海外。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漳州龙溪人杨巷摘赴台湾开垦,为台湾最早的杨氏开基始祖之一。康熙年间,有晋江人杨古到了台湾;同一时期,又有泉州人杨志甲入垦台湾线西堡(在今彰化县);商人杨永祥迁徙台湾大加蚋堡(今台北县一带)。雍正年间,杨仲熹入垦台湾斗六;杨弦道入垦台北与新庄。乾隆年间,龙溪人杨正公入垦台南县大内乡;漳州人杨君略入垦台湾外双溪以及士林;泉州人杨东兴入垦台湾云林县集集镇等。台湾杨姓大都是来自福建的。杨姓是台湾的第十大姓,杨姓人家遍布全省各地,而以台中、台南、和基隆三地最多。

        如今,杨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3.10%。杨姓重要郡望地有:弘农、天水、河内等;重要堂号有:关西、四知等。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