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贺氏世系

会稽贺氏世系
一、纯公、辅公、齐公之间的关系:
贺纯,会稽山阴人,为会稽庆氏后裔。其祖传至西汉庆普,字孝公,仕东平王刘宇,为太傅,著有《庆氏礼》。普公乃文礼学开山之祖。由庆普传至庆仪。汉光武帝时,仕汝阴令。仪传于孙庆酺,酺之子庆质。质晚年仕安帝,为侍中。质子庆纯。
纯公幼聪颖好学,才识超群,名扬居里,举贤良方正。经策论殿试,学识渊博,议治国安邦之策,辄依理对,深受安帝赏识,拜议郎,为安帝近臣。建光元年(121),安帝尊帝父清河王刘庆为孝德皇。为避帝父名讳,诏庆纯,以庆字义训贺,御笔亲改,赐姓贺。更庆纯名为贺纯。此为贺姓之始。纯公即为贺氏之鼻祖。      
《后汉书》:永建中,众公卿多荐琼者,于是与会稽贺纯、广汉杨厚俱公车征。琼上疏顺帝日:“臣并荐会稽贺纯,未蒙御省。”
《后汉书》记载,固上疏陈事曰:“陛下拨乱龙飞,初登大位,聘南阳樊英、江夏黄琼、广汉杨厚、会稽贺纯,策书嗟叹,待以大夫之位。是以岩穴幽人,智术之士,弹冠振衣,乐欲为用,四海欣然,归服圣德。臣前在荆州,闻厚、纯等以病免归,诚以怅然,为时惜之。”
《三国志·吴书》: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也。建安元年(196), 孙策临郡,察齐孝廉。十年(205),转讨上饶,分以为建平县。十三年(208), 迁威武中郎将,讨丹阳黟、歙。十八年(213), 迁奋武将军。二十一年(216),拜安东将军,封山阴侯,出镇江上,督扶州以上至皖。黄武初,迁后将军,假节领徐州牧。后四年卒,子达及弟景皆有令名,为佳将。
虞预《晋书》:贺氏本姓庆氏。齐伯父纯,儒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江夏太守,去官,与黄琼、杨厚俱公车徵。避安帝父孝德皇讳,改为贺氏。齐父辅,永宁长。
虞预《晋书》: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其先庆普,汉世传《礼》,世所谓庆氏学。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曾祖齐,仕吴为名将。祖景,灭贼校尉。父邵,中书令,为孙皓所杀,徙家属边郡。
唐朝林宝《元和姓纂》:后汉庆仪为汝阴令,庆普之后也。曾孙纯,避汉安帝父讳,始改贺氏。孙齐,吴大将军。齐孙中书令劭。
纯公是贺姓鼻祖。辅公是齐公之父,辅公实为贺氏传代之祖。把齐公编排为纯公之子,这对辅公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应该的。我们编排会稽贺氏世系时应该给辅公一个合理的定位。
纯公生于公元89年,齐公约生于公元160年左右(理由:建安元年(196), 公始察孝廉;齐公之卒年是其孙邵公之生年,齐公享寿当为七十岁左右)。把齐公编排为纯公之子,代距太大,不可信。汉末三国的史料中没有齐公是纯公子侄辈的记载,虞预弄错他们的关系是有可能的。
因此,我认为纯公、辅公、齐公之间是祖孙父子关系:纯生辅,辅生齐。这样,即承认了纯公是开姓鼻祖,又给了传代之祖辅公一个合理的位置。同时,代距也比较合理。
二、齐公至隰公的传承关系:
唐朝林宝《元和姓纂》:齐孙中书令劭(邵)。劭生晋太子太傅修(循)。修(循)十二代孙唐中书舍人德仁。
《三国志·吴书》: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也。子达及弟景皆有令名,为佳将。
《会稽典录》曰:景为灭贼校尉,御众严而有恩,兵器精饰,为当时冠绝,早卒。达颇任气,多所犯迕,故虽有征战之劳,而爵位不至,然轻财贵义,胆烈过人。达子质,位至虎牙将军。景子邵。
《三国志·吴书》:贺邵字兴伯,会稽山阴人也。孙休即位,出为吴郡太守。孙皓时,入为左典军,迁中书令,领太子太傅。皓凶暴骄矜,政事日弊。邵冒死上疏直谏。后邵中恶风,口不能言,去职数月,皓疑其托疾,收付酒藏,掠考千所,邵卒无一语,竟见杀害,家属徙临海。是岁天册元年也,邵年四十九。
《三国志·吴书》:邵,贺齐之孙,景之子。邵子循,字彦先。
《三国志·补遗》:贺惠,邵弟。
虞预《晋书》: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其先庆普,汉世传《礼》。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曾祖齐,仕吴为名将。祖景,灭贼校尉。父邵,中书令,为孙皓所杀,徙家属边郡。
虞预《晋书》:贺循,太兴二年卒,时年六十。帝素服举哀,哭之甚恸。赠司空,谥穆侯。子隰,康帝时官至临海太守。
虞预《晋书》:王敦举兵攻石头,札开门应敦,故王师败绩。敦遣参军贺鸾就沈充尽掩杀札兄弟子。
齐公至隰公的传承关系是:齐—达、景—质(达子)、邵(景子)、惠(邵弟)—循(邵子)—隰。
三、隰公与道力公的关系:
虞预《晋书》:隰,康帝时官至临海太守。
《宋书》:蔡超少有才学,初为兗州主簿,时令百官举才,超与前征南参军会稽贺道养并为兴安侯刘义宾所表荐。
《梁书·儒林》:贺玚,字德琏,会稽山阴人也。祖道力,善《三礼》,仕宋为尚书三公郎、建康令。天监九年(510),遇疾,遣医药省问,卒于馆,时年五十九。
《南史》记载:贺瑒,字德琏,会稽山阴人,晋司空循之玄孙也。伯祖道养。祖道力,善《三礼》,有盛名,仕宋为尚书三公郎、建康令。
族谱记载:道力公,宋元嘉二十一年(444),官建康令。
隰公,晋康帝时,官至临海太守。晋康帝在位两年,康帝建元元年是公元343年。隰公之父循公生于公元259年,则隰公生于公元285年左右。道力公之兄道养为兴安侯义宾所表荐。道养、道力兄弟生活时代应是宋文帝刘义隆元嘉(424-453)年间。道力公之孙瑒公生于公元452年。则道力公约生于公元400年左右。隰公与道力公生年相距110来年。可见,隰公与道力公不可能是父子关系,道力公是隰公玄孙辈才是合理的:隰—?—?—?—道力。
虞预《晋书》:垂定都中山,以太元十一年(386)僭即位。垂留其太子宝守中山,率诸将南攻翟辽,以楷为前锋都督。清河太守贺耕聚众定陵以叛,南应翟辽,慕容农讨斩之,毁定陵城。
《宋书》:义熙元年(405),索虏托跋开遣伪豫州刺史索度真、大将军斛斯兰寇徐州,攻相县,执钜鹿太守贺申,进围宁朔将军羊穆之于彭城;穆之告急,道怜率众救之。
《南史》:宋台初建,遣南蛮司马宁远将军庾登之统参军事建武将军建平太守安泰、宣威将军昭弘宗、参军事宣威将军王绍之等,精锐一万,前锋致讨。南蛮参军振武将军魏像统参军事宣威将军陈珍虎旅二千,参军事建威将军新兴太守贺愔甲卒三千,相系取道。
《隋书》、《旧唐书》、《新唐书》记载:《丧服要记》,贺循撰。《贺翘集》,晋平南将军贺翘撰。
史料中晋平南将军贺翘、清河太守贺耕、钜鹿太守贺申、新兴太守贺愔正好可以填补上面空缺的三代:隰—翘—耕—申、愔—道力。
四、道力公至琛公的传承关系:
《梁书·儒林》:贺瑒,字德琏,会稽山阴人也。祖道力,善《三礼》,仕宋为尚书三公郎、建康令。天监九年(510),遇疾,遣医药省问,卒于馆,时年五十九。二子。革,字文明。大同六年,卒官,时年六十二。弟季,亦明《三礼》,历官尚书祠部郎,兼中书通事舍人。累迁步兵校尉、中书黄门郎,兼著作。
《南史》:贺瑒,字德琏,会稽山阴人,晋司空循之玄孙也。伯祖道养;祖道力,善《三礼》,有盛名,仕宋为尚书三公郎、建康令。父损(埙),亦传家业。二子革、季,弟子琛,并传瑒业。革字文明。子徽,美风仪,能谈吐,深爲革爱,先革卒。革哭之,因遘疾而卒。季亦明三礼,位中书黄门郎。
《南史》:贺琛,字国宝,幼孤,伯父瑒授其经业。瑒天监中亡。琛乃筑室郊郭之际,茅茨数间,年将三十。普通中,太尉临川王宏临州,召补祭酒从事,琛年已四十余,始应辟命。时武帝年高,任职者缘饰奸谄,深害时政。琛啓陈事条封奏,书奏,武帝大怒。太清二年,爲中军宣城王长史。侯景陷城,琛被创未死。明年,台城不守,琛逃归乡里。其年,贼寇会稽,复执琛送出都,以爲金紫光禄大夫。卒。子翊,位巴山太守。
《梁书》:贺琛,字国宝,会稽山阴人也。伯父瑒,步兵校尉,为世硕儒。普通中,琛始出都。太清二年,迁云骑将军、中军宣城王长史。后遇疾卒,年六十九。子诩,太清初,自仪同西昌侯掾,出为巴山太守,在郡遇乱卒。
《宋书》:太宗初即位,诞初闭城拒使,记室参军贺弼固谏再三,诞怒,抽刃向之,乃止。或劝弼出降,弼曰:“公举兵向朝廷,此事既不可从;荷公厚恩,又义无违背,唯当死明心耳。”乃服药自杀。弼字仲辅,会稽山阴人也。有文才。赠车骑将军、山阳海陵二郡太守,长史如故。
《南史》:明帝立,起沈文季为宁朔将军。明帝宴会朝臣,以南台御史贺咸为柱下史,纠不醉者。文季不肯饮酒,被驱下殿。升明元年(477),太祖加文季为冠军将军。
《南齐书》:世祖使太子家令沈约撰《宋书》。又敕智深撰《宋纪》。隆昌元年(494),智深迁为竟陵王司徒参军。初,智深为司徒袁粲所接,及撰《宋纪》,意常依依。粲幼孤,祖母名其为愍孙,后慕荀粲,自改名,会稽贺乔讥之,智深于是著论。
《南齐书》:建武二年(495),太学博士贺翙议
  《南史》:梁台建,禅让文诰,多昉所具。天监二年(503),出为义兴太守。六年春,出为宁朔将军、新安太守。为政清省,吏民便之。视事期岁,卒于官舍,时年四十九。昉卒后,高祖使学士贺纵共沈约勘其书目,官所无者,就昉家取之。
《南史》:刘峻,字孝标,平原平原人。天监初,召入西省,与学士贺踪典校秘书。
  《南史》:黄法抃,字仲昭,巴山新建人也。侯景之乱,于乡里合徒众。太守贺诩下江州,法抃监知郡事。太建八年十月,薨,时年五十九。
《隋书》、《旧唐书》、《新唐书》记载:《春秋序》,贺道养注。《贺子述言》,宋太学博士贺道养撰。《贺弼集》,宋抚军参军贺弼撰。《贺頠集》,宋扬州从事贺頠撰。《孝经义疏》,贺緌撰。《五经异同评》,贺緌撰。《谥法》,梁太府卿贺緌撰。
道力公至琛公的关系是:道力—埙(损)—瑒(玚)、乔—革(瑒长子)、季(瑒次子)、琛(乔之子)—徽(革之子)、翊(有的记载为“诩”,琛之子)。
五、琛公至德仁公的传承关系:
《陈书·儒林》:顾越,字思南,吴郡盐官人也。越于义理精明,尤善持论,与会稽贺文发俱为梁南平王伟所重,引为宾客。绍泰元年(555),迁国子博士。太建元年(569),卒于家,时年七十八。
《南史·儒林》:顾越,字允南,吴郡盐官人也。时又有会稽贺文发,学兼经史,与越名相埒,故都下谓之发、越焉。初爲南平元襄王伟国右常侍,与文发俱入府,并见礼重。
    《陈书》:太建初,中记室李爽、记室张正见、左民郎贺彻、学士阮卓、黄门郎萧诠等为文会之友,后有蔡凝、刘助、陈暄、孔范亦预焉。皆一时之士也。
   《隋书》:开皇三年(583)春,陈遣兼散骑常侍贺彻、兼通直散骑常侍萧褒来聘。四年(584)秋,陈遣兼散骑常侍谢泉、兼通直散骑常侍贺德基来聘。
    《隋书·刑法》:陈氏承梁季丧乱,刑典疏阔。及武帝即位,思革其弊。于是稍求得梁时明法吏,令与尚书删定郎范泉参定律令。又敕尚书仆射沈钦、吏部尚书徐陵、兼尚书左丞宗元饶、兼尚书左丞贺朗参知其事,制《律》三十卷,《令律》四十卷。
《南史·儒林》:贺德基,字承业,世传《礼》学。祖文发,父淹,仕梁俱为祠部郎,并有名当世。德基于《礼记》犹为精明,居以传授,累迁尚书祠部郎。德基虽不至大官,而三世儒学,俱为祠部,时论美其不坠焉。
      《新唐书·文艺》:贺德仁,越州山阴人。父朗,终陈散骑常侍。德仁与从兄德基师事周弘正,以文辞称,人为语曰:“学行可师贺德基,文质彬彬贺德仁。”兄弟八人,时人比之汉荀氏八龙,太守鄱阳王伯山改所居甘滂里为高阳云。始,德仁在陈,为吴兴王友。入隋,杨素荐其材,授豫章王记室,王遇之厚;徙封齐,复为府属。王废,官吏抵罪,而德仁以忠谨获贳,补河东司法参军。素与隐太子善,高祖起兵,太子封陇西公,以德仁为友,庾抱为记室。俄并迁中舍人。以年耆不更吏职,徙洗马,与萧德言、陈子良皆为东宫学士。贞观初,迁赵王友,卒。从子纪、敱亦博学。高宗时,纪为太子洗马,豫修五礼,敱率更令、兼太子侍读,皆为崇贤馆学士。         
唐朝林宝《元和姓纂》:齐孙中书令劭(邵)。劭生晋太子太傅修(循)。修十二代孙唐中书舍人德仁。
德基与德仁为从兄弟,则掩公与朗公应是兄弟,掩公与朗公之父是文发公。
琛公生于公元480年,德基约生于公元550年左右。德基与德仁应该是琛公曾孙辈。
按上面史料的记载及分析,循—隰—翘—耕—申—道力—埙(损)—乔—琛—文发—朗—德仁,循到德仁正好12世。
琛公至德仁公的传承关系是:琛—翊(诩)、文发—掩(淹)、朗—德基(淹之子)、德仁(朗之子)。
六、德仁公与知章公的关系:
      《新唐书·文艺》:贺德仁,越州山阴人也。父朗,陈散骑常侍。贞观初,德仁转赵王友。无几,卒,年七十余。德仁弟子纪、敳,亦以博学知名。高宗时,纪官至太子洗马,修《五礼》。敳至率更令,兼太子侍读。兄弟并为崇贤馆学士,学者荣之。
《旧唐书·文苑》:贺知章,会稽永兴人,太子洗马德仁之族孙也。天宝三载,知章因病恍惚,乃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仍舍本乡宅为观。上许之,仍拜其子典设郎曾为会稽郡司马,仍令侍养。至乡无几寿终,年八十六。
《新唐书·隐逸》:贺知章,字季真,越州永兴人。性旷夷,善谈说,与族姑子陆象先善。象先尝谓人曰:“季真清谈风流,吾一日不见,则鄙吝生矣。”证圣初,擢进士、超拔群类科,累迁太常博士。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表知章入院,撰《六典》。开元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一日并谢。宰相源乾曜语说曰:“贺公两命之荣,足为光宠,然学士、侍郎孰为美?”说曰:“侍郎衣冠之选,然要为具员吏;学士怀先王之道,经纬之文,然后处之。此其为间也。”玄宗自为赞赐之。迁太子右庶子,充侍读。肃宗为太子,知章迁宾客,授秘书监。知章晚节尤诞放,遨嬉里巷,自号“四明狂客”及“秘书外监”。每醉,辄属辞,笔不停书,咸有可观,未始刊饬。善草隶,好事者具笔研从之,意有所惬,不复拒,然纸才十数字,世传以为宝。天宝初,病,梦游帝居,数日寤,乃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许之,以宅为千秋观而居。又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有诏赐镜湖剡川一曲。既行,帝赐诗,皇太子百官饯送。擢其子僧子为会稽郡司马,赐绯鱼,使侍养,幼子亦听为道士。卒,年八十六。肃宗乾元初,以雅旧,赠礼部尚书。
《新唐书》:高智周,常州晋陵人。第进士,补越王府参军。孝敬在东宫,与司文郎中贺敳、司经大夫王真儒并为侍读。
《新唐书》:萧钧,瑀从子,有才誉。永徽中,累迁谏议大夫、弘文馆学士。子瓘,为渝州长史。嵩,瓘子,貌伟秀,美须髯。始,娶会稽贺晦女,僚婿陆象先,宰相子,时为洛阳尉,已有名,士争往交,而嵩汩汩未仕,人不之异。夏荣者善相,谓象先曰:“君后十年,贵冠人臣,然不若萧郎位高年艾,举门蕃炽。”时人不许。
唐朝林宝《元和姓纂》:贺氏,姜姓,齐公族庆父之后。庆克生庆封,以罪奔吴。汉末,徙会稽山阴。后汉庆仪为汝阴令,庆普之后也。曾孙纯,避汉安帝父讳,始改贺氏;孙齐,吴大将军。齐孙中书令劭(邵)。劭生晋太子太傅修(循)。修(循)十二代孙唐中书舍人德仁。德仁侄孙彭州刺史默(點)。德仁侄曾孙太子宾客知章,生曾。
德仁公生于556年,知章公生于659年。知章公是德仁公侄曾孙是合理而可信的。德仁公侄子有:纪、敳。德仁公侄孙有:點(默)、晦。點(默)公生知章。晦公是知章公从叔。陆元方娶晦公之妹,生陆象先。知章公与陆象先为姑表兄弟。陆象先与萧嵩又同为晦公之婿。
杜甫《唐故范阳太君卢氏慕志》中所述,卢太君为杜甫祖父审言之继室,卢太君生一子二女。铭文云:登即太君所生,前任武康尉。二女曰适京兆王佑,任硖石尉;曰适会稽贺撝,卒常熟主簿。
七、知章公至慿公的传承关系:
      族谱记载:知章公生长子曾、少子孚;孚生实;实生乐;乐生慿。知章公生于公元659年,慿公生于公元792年。知章-孚-实-乐-慿,平均代距33年,也比较可信。
八、会稽贺氏世系:
贺氏第1世:
纯公,庆质之子,原姓庆,字仲真。汉永元元年(89)己丑正月十六巳时生。公学识渊博,才识超群,深受安帝赏识,拜议郎。为避帝父孝德皇刘庆名讳,建光元年,安帝诏庆纯,以庆字义训贺,遂赐姓贺。更庆纯名为贺纯,为贺姓之始。纯公乃贺氏之鼻祖。娶贾氏,封夫人,汉永元三年(91)辛卯八月十六未时生。子一  辅
贺氏第2世:
辅公,纯公之子。仕汉为永宁长。子一  齐
贺氏第3世:
齐公,辅公之子,字公苗,号东峰。公少仕剡川长,县吏斯从轻侠为奸,公义奋斩之,威震山越。建安元年,孙策临郡,察齐孝廉。十三年,迁威武中郎将,官新都太守,加偏将军。十八年,迁奋武将军。二十一年,拜安东将军,封山阴侯,出镇江上,督扶州以上至皖。黄武初,迁后将军,假节领徐州牧。吴黄武五年(226)丙午三月初四申时病卒。子二  达  景
贺氏第4世:
达公,齐公长子。公颇任气,多所犯迕,故虽有征战之劳,而爵位不至,然轻财贵义,胆烈过人。子一  质。
      景公,齐公次子。公仕吴为为灭贼校尉,御众严而有恩,兵器精饰,为当时冠绝,早卒。子二  邵(劭)  惠
贺氏第5世:
质公,达公之子。官虎牙将军。
      邵(劭)公,景公长子,字兴伯。吴黄武五年(226)丙午生。孙休即位,从中郎为散骑中常侍,出为吴郡太守。孙皓时,入为左典军,迁中书令,领太子太傅。皓凶暴骄矜,政事日弊。天册元年(275)乙未,公冒死上疏直谏。皓深恨之。后中恶风,口不能言,去职数月,皓疑其托疾,竟见杀害,家属徙临海。公时年四十九岁。子一  循
     惠公,景公次子。
贺氏第6世:
循公,邵(劭)公之子,字彦先。吴永安二年(259)己卯生。公少婴家难,流放海隅,吴平,乃还本郡。操尚高厉,童龀不群,言行进止,必以礼让,举秀才,除阳羡令。后为武康令,召补太子舍人。建武初,为中书令,加散骑常侍,拜太常。朝廷疑滞皆谘之于公,公辄依经礼而对,为当世儒宗。及元帝践位,以公为太子太傅。帝赞曰:“循冰清玉洁,行为俗表,贤德也。”帝以公体德率物,有不言之益,命皇太子亲往拜焉。疾渐笃,表乞骸骨,改授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帝临轩,遣使持节,加印绶。车驾亲幸,执手流涕。太子亲临者三焉,往还皆拜,儒者以为荣。太兴二年(319)己卯卒,时年六十。帝素服举哀,哭之甚恸。赠司空,谥穆侯。将葬,帝又出临其柩,哭之尽哀,遣兼侍御史持节监护。皇太子追送近途,望船流涕。子一  隰
      鸾公。仕晋,为参军。
贺氏第7世:
隰公,循公之子。晋康帝时,迁仕临海太守。子一  翘  
贺氏第8世:
     翘公。仕晋,为平南将军。子一  耕
贺氏第9世:
耕公,隰公之子。官清河太守。太元十一年(386),慕容农讨斩之。子一  申
贺氏第10世:
申公,耕公之子。官钜鹿太守。子三  道期  道养  道力
     愔公。官建威将军、新兴太守。
贺氏第11世:
道期,申公长子。
道养,申公次子。工卜筮,官征南参军。
道力,申公三子。公善《三礼》,有盛名,仕宋为尚书三公郎、建康令。子一  埙(损)
贺氏第12世:
埙(损)公,道力之子。仕宋,袭父爵。齐灭宋,公年老退居。子二  瑒(玚)  乔
弼公,字仲辅。有文才。宋明帝时,官抚军参军。后以死明志。赠车骑将军、山阳海陵二郡太守。
     咸(臧)公。宋明帝时,官南台御史。
     頠公。仕宋,官扬州从事。
贺氏第13世:
瑒(玚)公,埙(损)公长子。字德琏,宋元嘉二十八年(451)辛卯生。公少传家业。齐时,举明经,授扬州祭酒,俄兼国子助教。历奉朝请、太学博士。梁天监初,为太常丞。四年初,开五馆,以公兼《五经》博士,别诏为皇太子定礼,撰《五经义》。瑒悉礼旧事。时高祖方创定礼乐,瑒所建议,多见施行。七年,拜步兵校尉,领《五经》博士。梁天监九年(510)庚寅,遇疾,卒于馆,时年五十九。子二  革  季  
乔公。埙(损)公次子。早卒。子一  琛
翙公。仕齐为太学博士。
      緌公。仕梁为太府卿。
     纵(踪)公。仕梁为学士。
贺氏第14世:
革公,瑒公长子,字文明。齐建元元年(479)己未生。少以家贫,躬耕供养,年二十始辍耒,就父受业,精力不怠。有六尺方床,思义未达,则横卧其上,不尽其义,终不肯食。通《三礼》。及长,遍治《孝经》、《论语》、《毛诗》、《左传》。官太学博士,迁湘东王府参军,转尚书仪曹郎;寻,除秣陵令,迁国子博士。寻加贞威将军兼平西长史、南郡太守。革性至孝,常憾禄不及养。在荆州历为郡县,所得俸秩,不及妻孥,专拟还乡造寺,以申感思。子徽,美风仪,能谈吐,深为革爱。先革卒。革哭之,因遘疾。梁大同六年(540)庚申,卒于官,时年六十二。子一  徽
      季公,瑒公次子。公明《三礼》,历官尚书祠部郎,兼中书通事舍人。累迁步兵校尉、中书黄门郎,兼著作郎。
     琛公,乔公之子,字国宝。齐建元二年(480)庚申生。公幼孤,伯父瑒授其经业,一闻便通义理。普通中,召补祭酒从事。高祖闻其学术,召见文德殿,与语悦之,乃补王国侍郎,俄兼太学博士,累迁通直正员郎,兼尚书左丞。公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进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闲雅,故时人呼之。迁散骑常侍。久之,迁太府卿。太清二年,迁云骑将军、中军宣城王长史。梁太清三年(549)己巳,遇疾而卒,年六十九。子二  翊(诩)  文发
贺氏第15世:
翊(诩)公,琛公长子。太清初,自仪同西昌侯掾出为巴山太守,在郡遇乱卒。
文发,琛公次子。公学兼经史,仕梁为祠部郎中,有名当世。子二  掩(淹)  朗
贺氏第16世:
掩(淹)公,文发长子。袭父爵,仕梁为祠部郎中。    子一  德基
     朗公,文发次子。陈武帝时,官尚书左丞、散骑常侍。  子一  德仁
     彻公。太建初,官左民郎、散骑常侍。
贺氏第17世:
德基,掩(淹)公之子,字承业。公于《礼记》犹为精明,居以传授,累迁尚书祠部郎中、通直散骑常侍。
     德仁,朗公之子。梁太平元年(556)丙子生。公与从兄德基师事周弘正,以文辞称,时人语曰:“学行可师贺德基,文质彬彬贺德仁。”兄弟八人,时人比之汉荀氏八龙。在陈,为吴兴王友。入隋,杨素荐其材,授豫章王记室,王遇之厚;徙封齐,复为府属。王废,官吏抵罪,而德仁以忠谨获贳,补河东司法参军。素与隐太子善,高祖起兵,太子封陇西公,以德仁为友。俄迁中舍人。以年耆不更吏职,徙太子洗马,为东宫学士。贞观初,迁赵王友。唐贞观元年(627)丁亥卒。享寿七十一岁。从子  纪  敱
贺氏第18世:
纪公,德仁从子。公博学知名。高宗时,为太子洗马、崇贤馆学士,豫修《五礼》。子一  點(默)
     敱公,德仁从子。公博学知名。高宗时,为率更令,兼太子侍读、崇贤馆学士。子一  晦;女一  适陆元方
贺氏第19世:
點(默)公,纪公之子。唐高宗时,官彭州刺史。      子一  知章
     晦公,敱公之子。女二  长适陆象先  次适萧嵩
贺氏第20世:
知章,點(默)公之子,字季真。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己未生。性旷夷,善谈说,与族姑子陆象先善。象先尝谓人曰:“季真清谈风流,吾一日不见,则鄙吝生矣。”证圣初,擢进士,累迁太常博士。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表知章入院,撰《六典》。开元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宰相源乾曜语曰:“贺公两命之荣,足为光宠。”玄宗自为赞赐之。迁太子右庶子,充侍读。肃宗为太子,迁公为宾客,授秘书监。知章晚节尤诞放,遨嬉里巷,自号“四明狂客”及“秘书外监”。每醉,辄属辞,笔不停书,咸有可观。善草隶,世传以为宝。天宝初,病,梦游帝居,数日寤,乃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许之,以宅为千秋观而居。诏赐镜湖剡川一曲为公道游之地。既行,帝赐诗,皇太子百官饯送。唐玄宗天宝三年(744)甲申卒,年八十六。肃宗乾元初,以雅旧,赠礼部尚书。子二  曾  孚
贺氏第21世:
曾公,知章长子。因父乞归,诏侍奉其父,官会稽郡司马。
      孚公,知章少子。玄宗赐之名讳。子一  实
撝公,常熟主簿。
贺氏第22世:
实公,孚公之子。子一  乐
贺氏第23世:
乐公,实公之子。子一  慿。慿公出宰永新,任满后留家良方,为良方贺氏之始祖。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