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商洛山阳贺氏——宗袁贺氏家族

陕西商洛山阳贺氏——宗袁贺氏家族



    对于中国人来说,无论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总是爱攀交情,而且总能攀上交情。如果同姓,则立刻成为“一家子”,如果同姓再同派,那就成为“家户”(贺家人把同宗同源的人称作“家户”)。家户,是维系几千年来宗族关系的纽带。他们有着共同的老祖宗,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千百年来,他们守望相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是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一种信仰,根植于每个中国人心灵深处,随时会被唤醒。在这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复兴我们的姓氏文化,对于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贺姓源起
    贺姓,分会稽贺氏,河南贺氏和其它少数民族贺氏。会稽贺氏来源有二:一是源于姬姓,为吴王僚之子庆忌之后(北宋词人贺铸家谱也如此记载)。二是源于姜姓,为齐相国庆封之后。河南贺氏:据《魏书•官氏志》等所载,南北朝时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将鲜卑族复姓贺赖(贺兰)氏改为汉姓贺氏,此乃鲜卑贺氏之起源,也称为河南贺氏。还另有一些少数民族姓贺,现已被汉化。所以,贺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
    贺氏从得姓始就是会稽世居大族和江南士族。历史上贺氏名人辈出,比较著名的有的贺齐、贺邵、贺循、贺知章、贺龙、贺国强、贺荣等。贺氏是礼学世家,贺循、贺道力、贺道基、贺道养都以礼学闻名于世,贺循被称为当世儒宗。贺氏还以书法著称,贺循、贺知章都以书法见长,贺铸是北宋年间著名词人。据2007年统计,贺姓是第85大姓。属于大姓系列,人口已经超过二百八十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以上。河南、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是贺氏分布的主要省份。
    二、山阳贺姓
    山阳贺姓人口不算太多,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1830人。主要分布在漫川莲花池、法官两岔口五里坡、色河元子街、天竺山西坡、延坪马家店枫树,中村洛峪、银花泉水湾、十里、王阎、两岭也有分布。山阳贺姓除十里、两岭、王阎、银花泉水湾来源待考证外,其余均为袁贺氏。   
三、“袁贺无二姓”。

《宗袁贺氏家谱》卷一记载:“茶培岭之贺本袁氏也,自始祖袁清公至八世善公生子五,五子邦代公,元配贺公彦贵之女,贵公无嗣,为求其旁枝而不得,乃命邦代公入赘焉。袁为吾邑望族,科第人文先后辉映。贺则烟盛户繁英村蔚起。”……

袁贺氏来自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据袁贺氏族谱“大坪蠏口一世祖清公暨始迁祖邦代公墓图”记载,“水来黄沙,水出慈口”,据此可断此墓园位于通山县黄沙铺镇(黄沙铺镇位于湖北省通山县城北部 ,东与阳新县毗邻,南与大畈镇接壤,西北与咸安区交界。距县城36公里,距咸宁市49公里,距省会武汉120公里。地处东经114o27'—114o45'、北纬29o39'—29 o 51'之间。总面积269.4平方千米(2017年))与慈口乡(慈口乡位于通山县城东部,富水河下游,东接阳新龙港,西连大畈,南邻燕厦,北与黄沙及阳新东源交界,融“库区、山区、老区、边区”于一体,素有通山东大门之称。1999年秋,乡镇建制改革后,慈口乡由原慈口、下泉两乡合并而成。乡域面积135.38平方千米(2017年),其中水域面积50000亩,耕地面积6700余亩(其中水田面积1273亩))之间。在此之前,袁清公由江西丰城迁至兴国州茶培岭(宋永兴军富水乡乐茶培村,今湖北省通山县境内),袁清是宋代谏议大夫,受奸臣所害,被迫“诛茅于茶培岭”。这是袁贺氏的一世祖。所以贺姓有人说自己是“兴国人”,还有人说自己是“通山人”,都是有道理的。袁清的九世孙袁邦代是家里的第五子,入赘贺彦贵家,他的儿子添祥就叫“贺添祥”,添祥是袁贺氏第十世祖。

乾隆年间,袁贺氏十八世祖贺定取公之孙“让福堂”兄弟辈七人迁至陕西山阳县庙沟内(今漫川关镇李家坪村庙沟),“数世绵绵延延亦邑东之望族也”。


四、袁贺氏的“派行”

人们所说的“袁贺无二姓”,是指袁贺氏和袁氏不仅有亲情上的渊源,同气连枝,而且至今排行相同。


【首派】
淑仕邦
(第9世)添宗
友显正兴永
涒臣源
自盛见太平(第26世)
【新派】
袁贺氏方言“达”与“太”音近,所以改“达”为“发”,第27世(“关”本为“观”,取“关”字实则谬误,第28世知修慎
怀仁敦孝先
克复保性善
亨嘉肇毓贤
【同治甲子年又订新派】
礼教开昌运
诗书裕后生
风云长际会
继佐乾坤

——《宗袁贺氏家谱》(卷四)

    “派行”读来朗朗上口,有一定寓意,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如今袁贺氏26世“平”字辈己是耄耋之年,寥寥数人。27世“达”字辈多已届天命之年(50岁左右)。最多为28世“观”字辈。需要说明的是袁贺氏方言“达”与“太”音近,所以改“达”为“发”;而“关”本为“观”,取“关”字实则谬误。这一点山阳县色河元子街袁贺氏坚持的好。如今已是新时代,人们取名多已不用派行,但知道自己是袁贺氏第几代,派行是哪个字,还是很有必要的。

五、袁贺氏家训
袁贺氏以圣谕为家训,在此摘录,以飨读者:
【圣谕】
敦孝弟以重人伦
笃宗族以昭雍睦
和乡里以息争讼
重农桑以足衣食
尚节俭以惜财用
隆学校以端士习
黜异端以崇正学
讲法律以敬愚顽
务本业以定民志
明礼让以厚风俗
训子弟以禁非为
息诬告以全善良
诫匿逃以免株连
完钱粮以免催科
联保甲以弭盗贼
解仇忿以重身命
——皇清光绪戊子年阖族敬刊 (《宗袁贺氏家谱》卷一)

此家训蕴含很多做人的道理,如何处理亲情、如何安身立命、如何奉公守法、如何重教兴学等。至今读来仍颇具教化意义,值得推崇。

---------------------------------------------------------------------------------------------

        茶岭庄宗袁贺氏老家在湖北省兴国州(现在通山县慈口镇茶培岭村)。始迁祖清公,七世祖袁邦代,是贺氏一世祖,邦代公是贺氏女婿,为报恩,让外甥承祧外祖脉,故至今仍姓贺,派行却是延用袁宗的。
茶岭庄、白果庄(均立庄是在明朝成化年间,由伯字辈迁出的,现在已有300多户了,全庄姓袁)和竹坑庄三庄均为一祖,只是茶岭庄姓贺。目前关系还是一家亲。邦代公要长伯字辈两辈:淑仕邦仲伯
邦代公的坟与清公葬在一个地方,我们每年清明都要去祭的。离茶培岭村不远,在富水水库库尾。富水水库是湖北省第二大水库,我们老家被淹没36个天井。
茶培岭村以前在一个叫做享潭的地方,后台再往高处迁的。
清公是你我的始迁祖,从赣迁鄂的第一人,故被称为始祖
清公,全公他们两个属于同太爷爷,观字辈是他们第28世孙。
启治庄、下袁庄、大石庄、石榴田庄   
      
      慈口乡位于通山县东部、富水河畔,东接阳新县龙港镇,西连大畈镇,南邻燕厦乡、九宫山镇,北与黄沙铺镇及阳新东源乡交界,是一个典型的库区、山区、老区、边区乡镇。国土面积15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5万亩,耕地面积6927亩,辖11个村(慈口、大竹、西垅、石印、老屋、山口、茶园、磻溪、下泉、白岩、乌岩),1个社区(慈口社区),77个生产组,5311户,2.28万人。200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6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40元。
       境内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林特、矿产、水产、石材和旅游资源等。林特业主要以柑桔、脐橙、油茶、竹木见长;矿产主要以煤炭、硫磺、铁、黄金等为主;石材业主要以大理石为主;水产主要有银鱼、鳜鱼、黄金鱼、大雄鱼及青虾。有煤矿3个,年产煤总量1万吨,总产值210万元,上交税收7.9万元;溪铁矿和乌岩铁矿正在筹建之中;溪砖石和下泉砖厂,年产红砖200;枫坑桔厂、畈罗墩桔厂、群山桔厂和莲花心桔厂,总面积450亩,年产桔橙13万斤。
      全乡1.6万亩桔橙园,年产柑桔1000万斤,橙子100万斤,以慈口村为龙头,全乡的桔橙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乡政府组建了桔橙销售公司,逐步形成了公司加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全乡共完成柑橙品改5000亩,引进“长虹一号”、“纽荷尔”等优良脐橙品种,建成了塘头畈柑桔品改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基地300亩。网箱养鱼已达2000余口,积极实施银鱼养殖并推行科学方法进行捕捞,使银鱼产业渐成特色。每年夏季银鱼捕捞产值超过100万元。全乡共投入260万元,解决4万人的饮水问题,8个村和街道居民近万人饮上了自来水。全乡投资3400万元完成了低压线路整改,村村通电。投资300多万元修通了慈口柏油路面18.5公里。投资240万元建成村级公路38.6公里,有7个村通公路。

      陕南绝大部分来自外来之移民。特别是历史上明清时期两次规模较大的移民,奠定了人口的现状。第一次大规模移民发生在明朝初年和明成化年间。由于连年战乱,陕南境内人口稀少、田园荒芜,而陕西南部少受创伤,较为安定,难民多流落于此,人满为患。朱元璋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在山西省洪桐县大槐树下设立移民局,负责往陕西南部和河南西部移民。“洪武、永乐年间多次组织和调配无田的农民到地广人稀的地方屯田,在移民中,尤以山西移民来的较多。第二次大规模的移民是在清初。清初战乱未已,商洛户口继续减少。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反,次年十二月,陕西提督王辅臣附吴反清,陕南又陷交战之地。乾隆二十年(1755),清廷采用强迫手段,将江淮流域灾民(包括流民)驱赶到陕南山区。江南安庆县人纷纷迁至丹凤、商南等县,因而使该县人的服饰、器用、语言颇有南方风气,该县亦有“小太湖”之称。安徽、两湖人迁到洛南山区的亦不在少数。
      清代前期,造成客民向陕南大量流徙的主要原因,归纳起来有两个:一是社会原因——战争频仍引起的连年灾荒,一是政治原因——颁布迁海令。其中,湖广、江南之民流徙陕南的主要原因是水灾。据《楚北水利堤防纪要》载:顺治十八年间,湖北遭受洪涝灾害达14次之多,受灾范围达93州县。乾隆五十年,湖北通山县还发生了罕见的旱灾。据同治《通山县志》记载:乾隆五十年(1785)乙巳,大旱,人食树皮;乾隆五十四年(1789)己酉又大灾,居民多外逃。通山县至今有“乾隆己酉,不死逃走”之语。今天商洛的柞水、山阳等县的客民中,有不少是从通山移民来的,多是在乾隆年间迁入的。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