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乃镛:须使彝汉团结,始能长治久安

清正廉明的湖北督粮道台 崔乃镛

乾隆十年(1745),崔乃镛归宗故里陕西同官(铜川),续写《崔氏族谱》,现存于后人崔满平处。崔氏家族自崔乃镛止四代为官,据宗谱记载,家藏清代皇室五副诰封,三道圣旨,俱在“文革”中失散,现仅存一副在崔凤鸣后人手中。
崔乃镛(1681-1754),字伯璈,号餐霞,陕西同官县陈炉镇西堡人,清康熙辛丑(1721)年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
雍正二年(1724年),崔乃镛任云南寻甸州知府。在寻甸知州任上,上书陈述东川由四川改隶云南之利,清政府于雍正四年(1726年)将东川划属云南。
雍正五年(1727年)正月,任云南镇雄知府。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提补曲靖府同知。经翰林院侍讲提督云南等处学政巩建丰举荐“品行端方,才具适用,办学勤敏,操守廉洁”,于雍正八年(1730年)年底调任东川知府,十三年(1735年)离任。
临上任前,云贵总督鄂尔泰问他:“东川多次动乱,你去后如何治理?”崔乃镛说,东川属彝族聚居之地,改土设流后重汉轻彝,须使彝汉团结,始能长治久安;且田亩不清,赋税畸轻畸重,亟需清理调整。鄂尔泰十分赞赏他的见解,并指示:“东川土城,城高不满六尺,如发生大的战乱,难以防守,要审时度势,进行修建。”
崔乃镛任东川知府后,济灾民,安民心,垦农田,兴农耕,修文庙,盖书院,办教育,建石城,为会泽人民办了不少好事。后在湖北粮道任上,仍三次来信,勉励学生发奋上进。在崔乃镛治下,东川府‘聚楚、吴、蜀、秦、滇、黔各民,五方杂聚,百物竞
流’(崔乃镛:《东川府地震纪事》),‘人烟辐辏,买卖街场,各分市肆’(王昶:《铜政全书·谘询各厂对》),一派繁盛景象,往昔那种沉寂荒凉状态已不复存在。”
其编纂的《东川府志》文约事丰,尤以 1733年撰写的《东川府地震纪事》行文流畅,堪称“千古奇文”。
乾隆二年(1737年)升任湖北督粮道台。据《同官县志》载:崔乃镛在任道台三年中,“气宇轩昂,做官司清正”,“愤其罔上害民,悉取而革之”,因而触犯权臣和地方贪官污吏的利益。他们合谋捏造罪名,表奏朝廷。乾隆七年(1742年)六月,崔乃镛被革职,贬谪陕西渭南,拟发配边疆。
崔乃镛后被发配熊耳山。后来,当钦差得知军台岭熊耳山乃崔乃镛故乡陈炉镇时,自悔莫及。崔乃镛回乡闭门读书,著书立说。著有《梧凤笔记》、《易经约函要义》、《炉山风土志》、《芒部遗迹》、《鼓峰石鼓》、《炉山图歌》等。后来,乾隆皇帝得知崔乃镛任职期间,清正廉明,遂下圣旨,准予官复原职,崔乃镛均以年老多病而谢辞。并亲笔为自己写下一幅对联:
“龙恩浩荡虽慕耕亦慰暮景,
飞扬跋扈岂能为贤宰竖将。”

【链接1】东川知府崔乃镛:须使彝汉团结,始能长治久安

崔乃镛,字伯璈,陕西同官人,进士出身。曾任云南镇雄、寻甸知州,清雍正八年(1730年)至十三年(1735年)任东川知府,后升任湖北粮道。

清雍正二年(1724年),崔乃镛任寻甸知州期间,上书陈述东川由四川改隶云南之利,清政府于雍正四年(1726年)将东川划属云南。雍正八年(1730年)底,崔乃镛被任命为东川知府。临上任前,云贵总督鄂尔泰问他:“东川多次动乱,你去后如何治理?”崔乃镛说,东川属彝族聚居之地,改土设流后重汉轻彝,须使彝汉团结,始能长治久安;且田亩不清,赋税畸轻畸重,亟需清理调整。鄂尔泰十分赞赏他的见解,并指示:“东川土城,城高不满六尺,如发生大的战乱,难以防守,要审时度势,进行修建。”

崔乃镛任东川知府后,济灾民,安民心,垦农田,兴农耕,修文庙,盖书院,办教育,建石城,为会泽人民办了不少好事。其编纂的《东川府志》文约事丰,尤以 1733年撰写的《东川府地震纪事》行文流畅,堪称“千古奇文”。

1735年崔乃镛任湖北粮道后,仍三次来信,勉励学生发奋上进。

摘自云南省会泽(东川)宣传网

【链接2】崔乃镛
崔乃镛(1681--1753),字伯璈,号餐霞,陕西同官县陈炉镇西堡人,清康熙辛丑(1721)年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雍正二年(1724)出任云南寻甸州知州,八年六月提补曲靖府同知,后经翰林院侍讲提督云南等处学政巩建丰举荐:“品行端方,才具适用,办学勤敏,操守廉洁”。九年四月雍正帝砂批提任为东川府知府,在云南供职十四年。乾隆二年(1737)六月胜任湖北督粮道台,在任三年被权臣诬陷而停职。乾隆七年(1742)六月被贬职羁绊于陕西渭南。至此,闭门著书,不问朝政,时年六十三岁,在外做官共二十一年。乾隆十年(1745)他已过人的机敏,逃脱了发配边疆只危,终于归宗故里,续写了《崔氏族谱》,现存于后人崔满平处,完成了东川之作----《炉山风土志》,撰写了《易经约函要义》等著作。

崔乃镛在翰林供职三年,因蜀扶之情,调任云南寻甸州日以民事为务,“宁息止,勿扰之;顺导之,勿逆也”。不以纷更张弛为事,故遭新任云贵总督鄂尔泰“因循”之责,崔乃镛据理严词反驳,后双方达成共识,乃着力于兴修地方水利,日以农事为重,鄂尔泰称其“善哉”,并奇其才。先生气宇严竣,同僚弗怵,议论此人可大用。

崔乃镛治云南东川,东川原为四川辖,连接云贵,逼近乌蒙,疆界地形险要,乌蒙土官凶恶成性,骄悍横肆,为民大害,赋税粮草难能收缴,故御批归滇。东川与寻甸州相连,崔乃镛深知民情,恩威兼施,妥善治理。之后,他有致力于兴厂办矿,从事铜,铁矿的开采与冶炼。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序言中引用了崔乃镛在东川地震记事中一段话:“厂人累万,厂又街市巷陌”。厂数百硐,硐千百沙丁(矿工)。一硐有七十三尖。尖者,各厂取矿之径也。每尖至少十四·五人。大抵厂商聚"楚,吴,蜀,秦,滇,黔"各民,五方杂聚,谁为亲识,贪利忘躯(压死),盖不知其凡几”。一个厂人数多至一万,砂丁来自各省,被厂商役使,“死亡等诸蝼蚁”。由此,崔乃镛也认为“亦残甚已”!这段话表明了云南采矿冶炼业规模之宏大,又显示了设施简陋和和厂主剥削压迫给工人带来的悲惨命运,表现了崔乃镛对劳动人民的极大同情。

乾隆二年升任湖北督粮道台,同聊庆贺为美缺,前任官员克扣运丁,侵吞库帑,盘剥漕粮,无不中饱私囊,载宝而归。他到任后,愤其罔上害民,悉去而革之。因此触痛了新任湖广总督班弟,刘云翔等权臣和地方官德沛等贪官污吏,他们捏造崔乃镛解漕赴淮,擅动存公银两,以及湖北巡抚崔纪包皮袒护崔乃镛等罪名,枉奏朝廷,乾隆帝御批:“交部严察议奏”,剥夺了崔纪“督参抚审”之例,崔乃镛受审三年,于乾隆七年(1742年)被革职,幽禁渭南,为徒胥伍。此时他感慨的说:“功不建,名不著,悠悠随口实”。其丈夫气不衰,并以著书奚补于世。

崔乃镛一生著述甚多,正著有《易经约函要义》四卷,滇楚纪实之作有《梧风笔记》四卷,《芒部遗迹》六卷,《钟峰石鼓》二卷,《石安见闻》,《江上烟波》,《东川地震志》等遗著,陈炉专著有乾隆二年春在东郡官舍撰写的《炉山风土志》二卷,乾隆十四年在陈炉故居为原《炉山图歌》作序,又作《炉山颂歌》十首,《炉山山居歌》二首。他一生求真务实,在当时看过他著作的姻亲靳超说:“先生诸作,尽皆有所感愤而发也。”官居东川府,十分思念故土,先作《炉山歌图》以寄志,后作《炉山风土志》则为民之忧,真实反映炉山凋敝之象,委靡之风,写实而不粉饰,他期望诸贤感奋兴陈,实为匡救之志也!他在诸多著述中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描述故乡胜景,诗里行间充满乡情,瓷情与民情,他为陈炉昔日辉煌而骄傲,也为发展现实而忧思感叹!更为再度振兴而呼吁。他不愧是陈炉先民中值得崇敬和学习的典范,正是他这样一批先民和能工巧匠,才使陈炉有了清代中叶直至民国时代的繁荣昌盛。崔乃镛的一生刚正不阿,才气过人。不畏权势,勤政爱民。虽仕途受阻,仍不失节气,为国为民颇有建树,应为同官一代名宦,受人敬仰。

后来,乾隆皇帝得知崔乃镛之罪纯系诬陷,便连下三道圣旨,召其回朝,官复原职。昔年事已高,均以年老多病而谢辞,据说第三道圣旨来时先生已不在人世。乾隆帝得知此事,命州府各立一碑,以昭雪悼念。

崔乃镛亲笔书写的一副对联:“龙恩浩荡虽慕耕亦慰暮景,飞扬跋扈岂能为贤宰竖将”,抒发了昭雪慰暮景,衷心为国民的情怀。这副对联及一副圣昭崔凤鸣的后人善存。从此军台岭以南崔家岭一带改称“双碑”。

崔乃镛在雍正十二年,用自己的积蓄,远从云南为陈炉窑神庙铸够了五套紫铜香炉等祭器,现四套已失,仅存一套在陈炉陶瓷厂,炉座和香筒下镌有“同官县陈炉西社邑人崔乃镛敬献”字样。他任云南寻甸州知州时还参与雍正四年西社窑神庙的重修署名。崔乃镛曾咏七绝一首:

有巢营窟周陶复,郁郁千家烟火迷。

山外遥看长不夜,星流月奔互参差。

崔氏家族自崔乃镛止四代为官,据宗谱记载,家藏清代皇室五副诰封,三道圣旨,俱在“文革”中失散,现仅存一副在崔凤鸣后人之手中。

崔乃镛的祖父崔重辉也曾在朝廷为官,崔重辉是康熙十五年举人(公元1676年)先后任绥德、延安教授,敕赠文林郎,诰赠中宪大夫。著有《四书正音旁注》四卷已刊行于世,另著《日月周天行度经纬次舍禅度图歌》十二卷,但因疾病困扰未能脱稿刊行,他还深研西洋妙术,精于历数推算,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文人学者。

东川府地震记事

雍正癸丑六月二十三日申时,东川府地震。是日亭午,怪风迅烈,飒然一过,屋瓦欲飞,为惊异者久之。及申刻地忽动,始自西南来,轰声如雷,疾驱而北,平地如波涛起落,汹涌排山;楼台房屋如舟之逐浪,上下四五反复而后定。立者仆,行者颠,神悸魂摇,莫知所措,相向直视,噤无一语。人民惘惘趋祝于城隍祠,祠固无损,列庑墙圮而已。衢巷瓦屋多有圮者,而四城楼高五丈,甍甓脊檐,无分毫损,斯亦奇已。睥睨低于楼三丈,南北则十损其九,东西十存其六,抑又奇也。民间板屋茅屋旧颓败者反全,而完者多四壁倾倒,亦有不可解者。府署年久积朽及参将署多五十年物,不胜摇动,故多倒塌,其材木朴拙,墙堵坚厚者俱无损。南关伤十二岁幼男一,所幸动在昼日,故人知趋避,无覆没之惨耳。合城中庙祠民舍倾仆摧残,惶惶怅怅,日间但觉惊骇,初不知其可悯也。就夜,家人妇子露宿野处,三鼓下沿陌巷和稽之,以防宵小乘机,而灯火荧荧,皆在园圃间,隔垣篱望之,乃始涔涔泪下也。当初震时,适坐参戎王荣先斋中,与祖令商和往省禾,惊而趋出,屋瓦悉落于二人座所,而余座无片瓦,使稍迟出,则二人不能无患已。城东(应作城北)三里许为土城,与以舍村居址相接,以舍二十四家倾其二十一家,无一椽存者,而土城乃毫无损伤。鱼硐屯(城西北五里许)居悬崖之下,壁石槎垒垒欲坠,偶一过之,辄为心惕,询之土人,自古不闻扑压之患。是日地震,一大石崩落,正及"夷人"五即之屋,观者胥谓其必覆无留余矣。甫近屋,石忽斜飞而去,置诸隙地,若人推转之者,草屋数楹竟无恙。又"夷人"普三元一屋离山颇远,忽一石飞下,压其草庐,椽栋篱壁,毫不可见,幸其男女俱就田,故免于祸。城西(应作城西南)三里许有龙潭,水自山罅出,甚清洌,居人从不知山腹之有鱼也。潭上祠内读书童子,因地震趋立潭侧,见众鱼倒出,大者盈数尺,捕之不可得,震已,鱼悉入,水浑弥月不清,以弥月数动不息也。巧家离会治三百里,震尤数,署汛悉坏,一民屋地如湍激而旋,屋与人俱陷,及震已竟如故。阿白汛(巧家县北一百三十里)兵五十附崖为营伍,是日李守戎票唤汛丁操阅,兵悉出屋听约,病者亦强起就问,忽地震崖倾,汛兵俱得无恙。龙格(巧家县城)兵民庐舍皆倾,千总署独晏然。一兵既醉,伏于门限,为梁压死。统计巧家一路"夷寨"山岩峡径被压者共十六人,或以不及避而死,或竟以避而死,虽其数定,而皆以横死,宁不悲夫!扯勒田开裂,水尽漏蝎,次日悉合无痕,苗蕃如故,引水溉之如初,大抵巧家居山巅左右,环二大江,居人传年有震撼,未有如此之甚也。小江一区,居治之西隅,南通碧谷坝,西南通汤丹厂,尤称甚焉。山谷纷扬,土石翻飞,崖岸隳堕,陵阜分错,而沿山道途,多阻绝不通。最可悯者,禾苗沃若,畦塍纵横破裂,渐就枯槁耳。莲花池者苗寨也,民家旧房基一方约半亩,居人种麻甚茂,地震时麻地中分,一半不动,其一半飞旋而去,越其连陌之稻畦,贴于其侧,稻苗无少损,麻亦无一茎偃者,与原留之一半,遥相对峙,蕃蕃然如故也。紫牛坡耕牛震仆于地者三次,战栗不能移步,而耕者直立不仆。巴河"夷妇"采荼蓼饲畜,地裂足陷伏地,拔趾甫出而地裂忽合,长裙合入地尺许,剖之得出。牧子负刍归,行阡陌中,与一人狞面蹉跌,不谙地震,惟相顾而笑,顾视田塍横斜破裂,竟失归途。阿旺小营土阜居人数家,地震推其居址于前一里许,房舍瓜蔬果木竹篱,无纤毫参差,宛如未动,而男妇竟不觉其在山谷口也,回视旧址仅一土壤耳。引格河对峙两山,一时同卸,土石阻流,鱼虾毕现,居人环视而不敢取,木树郎两岸山颓断流,沙石汇阻三日,水溢溃决田亩,冲蚀禾稼,而沟洫寸裂,无复旧形。有兄妹三人,居屋面崖,地震恐惧,出屋坐石崖下俱压死,而屋无恙。"夷人"板壁草舍即覆压可救,而碧谷阿旺小江皆倚山为居,山崩石裂,故致毙者四十余人,视他处独惨。八年之杀戮,独碧谷一带生全不被兵,而年来丰稔为东郡之最,往复消长,造化之理,固如斯耶?碧谷之西日卑七马生,于七月初五日见山半之村居田畦移行至山下,而山上叠石以次堆积旧址,其田畦谷苗依然蕃茂,水道亦从田间来,竟不断梗,若天然者。自紫牛坡地裂,有罅由南而北,宽者四五尺,田苗陷于内,狭者尺许,测之以长竿,竟莫知浅深,相延几二百里,至寻甸之柳树河止,田中裂纹,直横不一,断续不绝,引水辄不闻声,盖浸入甚深,其内必多空缺,高岸为谷,古之志矣。汤丹厂与碧谷相连,震动略相等,厂人累万,厂有街市巷陌,震时可以趋势避,伤亡者仅四、五人,而入山采之曹硐,深入数里,一有动摇,碛叠沙挤,难任其不死亡也。厂数百硐,硐千百砂了,一硐有七十三尖,尖者各商取矿之路径也。每尖至少不下十四、五人,即一硐中而幸出者盖少矣。硐客辄匿之,谓我硐小兄弟俱出无损者,小兄弟者即砂丁也。大抵达厂商聚楚吴蜀秦滇黔各民,五方杂聚,谁为亲识?贪利之躯,盖不知其凡几?呜乎可哀也。纵复怜而恤之,胡从而及之!呜呼!亦惨甚已。况厂地之多,又不止于汤丹一处,民命可惜,至于死亡,等诸蝼蚁,则平时之悯恤商民,当如何其留心也。自震后,不时地鸣有声,如涛如雷,昼夜平常,几匝月而后止。其震之前一日,天气山光,昏暗如暮,疑其将雨,不知地震也。自二十三(日)以来,日有昏沉之气,非雾非烟,非沙非土,微雨则息,二十二日始清,是年谷丰岁稔,何以罹此灾也。闻之半乐之世,亦有灾异,凶荒之年,不乏祥瑞,天道不可必,而人事之修省则未可弛也。事闻,各大宪恻然悯恤,飞檄委员赍镪逮赈,亡者伤者覆者损者,溥及厚施,实惠德被。七月二十夜丑时,迅雷疾霆,大雨如注,阴阳各顺,自是而后,遂无震惊之虑,说者又以地震主兵,庚戌四年动,则有乌东之变,壬子正月动,则有元普之师,其或然耶,有土者其预慎之。

                                                               清雍正十三年(1735) 崔乃镛

注:雍正十一年(1733年)六月二十三日云南东川府(今云南会泽西南)发生7.3/7.4级地震。雍正九年(1731年)到任的东川府知府崔乃镛对这次地震作了详细记载。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